仙生漫漫_作者:彼交匪敖(69)

2018-02-28 彼交匪敖

  宛和如约,分了十坛桃花酒给大家,剩下的都放在阎君酒窖吧,算是还他之前的酒了,可能……还有以后的。

  桃花酒当真妙不可言,一杯下肚,判官当仁不让,要当这讲师,孟婆、白无常也都乐意帮忙。

  当下约好,大家轮流讲道。

  从此,宛和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地府的常客。

  每次来地府的时候,宛和不仅偷阎君的酒,有时候还会偷阎君的香茶,或换成灵石,或分给大家。

  毕竟肖想阎君东西的人,除了她白宛和,还大有人在,不过敢偷的,只有宛和一人。

  经历这许多事,宛和很庆幸当时下山的决定,让她看清了世事和人心,成长不少。

  所以,不去地府听讲道的日子,宛和就带着安安闯荡江湖,浪迹天涯,游山玩水,顺便劫富济贫,再卫个妖,好不自在。

  在她看来,刚修成的妖,和婴儿一样,最是善良天真。却往往被人利用,走上魔道而不自知,直到修为被毁,灰飞烟灭,对于挚爱人是不能忘怀。

  妖,哪里有残暴邪恶之说,世间邪恶,不过人心。

  ☆、下卷:那个齐国事务繁忙

  时间对于已经飞升的人来说,早就成为定格,没有任何意义。

  人生如梦境般,谈笑间,五年过去了。

  五年里,宛和除了喜欢替小妖怪打抱不平,还多了一个爱好,就是喜欢听故事。

  她尤其见不得那些,对妖怪一概而论的说书先生,只要遇上,总会给那人讲讲自己的故事。

  这不,小有成就,在齐国的永县又成功一例。

  告别说书先生,宛和带着安安,连夜往陈国赶。

  听说,前些日子陈国下了半月的暴雨,多个地方都在发大水,流民剧增,暴民也剧增。

  陈国的国君开了国库,及时送了粮草。

  奈何这几年陈国总发大水,收成不好,粮食捉襟见肘,不够那么多养活那么多的难民。

  而陈国北边的晋国,早就想吞并陈国。

  眼下,陈国又是这般的民不聊生,内乱不止,搞不好,陈国就熬不过这个冬天。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自诩大善的宛和,怎么可能看着陈国百姓沦落水火。

  当下就和安安分工,去往各个富庶的国家,置办了大量的粮食,购买了大量的种子,准备分给陈国的百姓,帮忙他们熬过这个冬天。

  一开始,宛和也不很放心让安安独自行动,结果不愧是她教出来。

  五年里,借助地府这个背景,安安的心性修得不错,胆子却是比她还大。又有阴鬼的骨作为辅助,安安的修行很是顺利,进步神速,才五岁,就达到了筑基。

  宛和交代她去收购粮食,她跑的太快,忘记跟宛和要钱。粮店老板都装好粮食,她才想起自己没钱,根本付不出一个子。

  后来,遇上寡妇被乡绅欺压,遂拔刀相助,却不料落入圈套,想骗她钱财。

  那些恶人搜了安安的身,也未发现一文钱,看着她长得水灵灵的,想着把她卖入花楼。

  平时宛和总教她心平静气,说她情况特殊,不能发怒。

  但这个时候,安安实在是忍不可忍,把那些人一顿胖揍。

  还觉不够解气,拎了那乡绅,找去他的府上,在门外告诫府上之人,要与人为善。

  好巧不巧,他们府上有鬼怪出没。

  那乡绅见安安虽然年幼,却本事奇大,央求她一定发发善心,安安也就被迫卷入此事。

  驱鬼,何等小事,自然难不倒已经筑基的安安。她也就小小露了一手,手到擒来,不到半个时辰就解决了。

  乡绅感恩戴德,送上一大笔银子作为感谢,安安不要银子,只要粮食和种子。

  乡绅哪有不同意的,立时三刻招了下人去置办。

  然后的然后,安安没有花一文钱,顺利完成宛和交代的任务,也算那乡绅给自己积了德了。

  安安跟宛和讲起这件事的时候,那叫一个得意。

  宛和也装模作样的,摸摸安安的头,夸赞自己教育有方。

  两人打闹一阵,继续赶路前往礼县,听说那里伤亡最是惨重。

  如今,宛和已经能熟练的御剑飞行,带上安安也轻而易举。

  途径五浊江,黑气冲天,根本无法辨清前路。此等场景,分明有问题,宛和决定下去一探究竟。

  这个地方,有五条江流汇合在一起,成星形流向陈国各地。以前叫五福江,因为此江养育一国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