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比哪里的王城盘查都松散,还不及于安镇盘查得严苛。
长歌进了城,先对离国的国土小得可怜有点失望,进了王城,发现王城比想象的要好得多,街道整齐,不是一鞭子打马就走到头的那种,而且街上的人明显闲散,做事的人少,玩的人多,长歌为了赶路在渚国一早起来,怎么也没想只用半个时辰就到了离国的王城,所以这会临街的铺面都关着,不象别的城里,大家为了多挣些家用,都早早地起来收拾店铺、摆放物品、挑水扫地…,似乎凤城的人都不屑那么辛苦地挣那点家用。
见此情景,长歌总算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喜欢睡懒觉了,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呀,她一路上都沿着官道走,除了速度比较慢,倒没出什么错,从大昭出来就一条官道,渚国、离国都不是大国,长歌走得还算顺利,所以这一下让长歌小小地雀跃一下,看来自己原来也不笨,一个人走路,虽问过几次,但都遇着了好心人,最后终于到了自己想来的地方。
傅离曾经不小心误导了长歌的生存方式,这一顺畅又误导了长歌的识路能力,长歌顺利到达凤城心里暗暗认为自己已经算得上一匹识途老马了。
长歌也算得上节省的,一路上住的都是中档偏下的客栈,如今到了自己的故土,长歌不能衣锦还乡,不想在故土上弄出一派寒酸相,打听后知道“云来客栈”是凤城最好的客栈,于是打着那匹土马沿街走着,总觉得那些临街的楼房都过于花俏,后来于来到了“云来客栈”,果然与自己住的那种中档偏下的客栈是不一样的,门前开阔、气派,楼面干净,来往都是衣着华丽的人,长歌一路行来,倒也看得出客栈的好坏了,看门面的样子,确实不算太差,便打马过去了,两个小二刚刚开了门,见了不耐烦道:“客官,还没开业呢!”
长歌一路行来,怕花销,大客栈是不敢住,虽也遇着那嫌贫爱富的老板,但也不象这两个那般摆出一副你爱住不住的后娘面孔来,难不成自己穿得实在太差,人家不乐意做自己的生意,长歌正生气时,却见一穿着绫罗绸缎的胖子,从马车上下来,胖子的下人忙在前面开路,要住客栈,那小二一见也不耐烦地道:“真是撞鬼了,大清早的住什么客栈,这还没开业呢!”
长歌才知道那小二不是嫌贫爱富,就是还没开业,自己影响到人家休息了,那胖子一听,抬脚给了小二一脚便带着人进去了,那人从地上爬起来一边拍着泥土一边骂道:“真是神经,大清早就住什么店!”
长歌也只得把马牵到马厩,见那有看马的,拿了十个铜子给那人,那人收了铜钱道:“是大昭铜钱,你放这儿就好!”
长歌走时也未见那人牵她马进去,只是随便地往马桩上绑了,长歌才发现凤城的人都极是懒散,有些无可奈何地抓抓头走进客栈,想着自己也是这一方水土的,忙收起了不恭的念头。
进了客栈,那掌柜的、小二、打杂的都刚起来,所以长歌与那胖子都坐着等了一会,才有人搭理他们,长歌问了一下,上房要一两银子一晚,那胖子要了上间上上房,五两银子一晚,她吐了一下舌头,自己不能衣锦还乡让母亲面上生光,想那宫里是最势利的,于是一咬牙订了个上房。心想自己能见着母亲就多住些日子,见不着就赶快去建郢与长欣汇合,然后再想办法。
这里的人虽待客不热情,但房间收拾得非常干净,而且住上房就是不一样,长歌一进去就有人送来了沐浴的水和洗漱用品。
长歌仔细问了才知道凡住上房,每两日供一次温水沐浴,还管一日三餐,只是客栈里规定的菜式就不用再有别的花费,如果超出客栈的规定,要求每日供水沐浴或多要菜式,那就由客人自付。
长歌一听三餐有送,本来乱糟糟的心情好起来,打听清楚送一次沐浴的水只需付十个大昭铜子,虽觉得略贵了一点,但这已是六月的天气,一天下来会流多少汗,十个就十个好了,长歌也认了。
美美地洗了澡,换了干净的衣服,擦干头发,长歌早上起得早,所以这会也疲倦了,靠着榻想着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办,如果找不到长欣,又该怎么办?
长歌叹口气,才后悔起自己当初不听刘嫫嫫的话,现如今什么也不会:临街摆个摊代人写书信这样的差事,她也觉得不适合,自己那手字实在是不写还好,真是惊天地泣鬼神地吓人;私塾先生就更不可能了,别把小孩子们教得跟自己一样只会爬树掏鸟蛋了;租个铺面做生意吧,可自己又做什么生意呢,做吃的,自己只会煮个豆腐鱼头汤,绣花呢,自己只会绣对野鸭子一般的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