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眼前情景,千锦终于放下心来。
不管方凌雪想要做什么,可从这人反应里可以断定,这件事不会牵扯到君修。
千锦小心从围墙上跳下来,整了整衣衫,这才仿若无事一般往思宸殿走去。
到了夜间,江兰馨派人传来消息,说她一直追查着的事情终于有了些眉目。千锦让人带话去给她,说常悠固然是颗好棋子,可多年前的事若真翻起来,指不定会把谁搭进去。
可江兰馨的人却来说,即便是把她自己搭进去,连她一起不得好死,常悠的事她也一定会查到底。
千锦叹口气,本想说说冷宫里带着面具的嬷嬷,可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半夜时分下起了雪,早晨推开门,入眼的是一片银装素裹的白,天上飘着细碎的雪花,如同她母亲死去的那日。
这样的雪下了两日,第三日中午,听说皇上下朝时在路上碰到一个宫女。她正在雪中抹着眼泪,止不住地哭哭啼啼着,一看到皇上,便疯了一般抱住他的腿,嘴里还说着些胡话。
安公公本想要驱走她,可皇上拦住了。
他把她带到寝宫,下令让谁都不得声张。到夜间,安公公命人进去,抬出了一具白骨。
之后除了皇上,便再没见有人从里面出来。
☆、046 战乱起
那天的雪下得格外厚重,仿佛要把这世间的肮脏与不堪全都洗净。
夜里皇上去了倾嫔那里,他遣退了她宫里所有宫人,连她一贯不离身的婢女也都没有留。
第二天早上,宫里盛传,倾嫔夜间发狠,拔下头簪想要刺杀皇上。皇上躲闪不及,心口被她刺中,好在她是女子,劲道不是很大。太医看过伤口,说是没什么大事,好好调理几日便能好。
可行刺天子,向来都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即便她是后妃,还有着将要成人的皇子,也一样不能幸免。
这次的圣旨下得很快,才刚听说皇上遇刺的消息,圣谕便已经传遍了皇宫,倾嫔罪大恶极,连同她家里所有人一并处死,连三两岁的孩童都不留。
而君流,也因着倾嫔的差错,被遣送去了军营,说的是他性情太过温润,不是皇子该有的样子,正好可以去军营里好好磨练磨练。
皇上还是这样,冷酷残忍,雷厉风行。
前些日子他对方凌雪手下留情,又对君修和江兰馨未曾追责,千锦还差点以为是不是人病了,便连性子也变了,如今看来,他还是他,从始至终都没变过。
一夕之间,宫里便像从没有过倾嫔这人一般。
一年前,宫里还是热热闹闹,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三三两两的宫人说着哪个主子的是是非非,一不小心还能恰巧碰到个皇子,可如今,雪越落越厚,宫里的人却越来越少,位份重些的妃嫔中,竟只剩方凌雪与江兰馨了。
可皇上还是那个皇上,太子还是那个太子,君修也还做着他的王爷。
夜里江兰馨派人来给千锦传话,话里说:“原来我们都错了,我们都以为当年害得常悠屈辱惨死的是方凌雪,却没想到真正事情捅出来,罪魁祸首竟然是倾嫔!”
江兰馨还说,在皇上宫里化为白骨的宫女是常宁,那个在常悠死后失踪,后来江兰馨一直追查着的宫女。她是常悠事件中的突破口,可如今找到了她,她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去死。
倾嫔刺杀皇上,绝不可能是突然发疯。
千锦早已猜到,也猜到会和方凌雪让她找的冷宫嬷嬷有关,却没想到那个嬷嬷,平日靠着□□过活,可事实上,她就是很久以前伺候着常悠的人。
——她,就是常宁!
而常悠冤死的真正原因,却不是方凌雪,而是倾嫔!唯有对常悠的事,皇上才会如此说一不二。
只是不知,这宫里,像这样深深藏着的故事,还有多少?
那夜的皇宫尤其清净,风悠悠地吹,雪簌簌地下,方凌雪心情格外地好着,到夜深沉了才终于说要去休息。
早晨时她起得很晚,不多时朝上便传来消息,说是之前发难的边关小国,这几日又有了动作,而边境线上几城将士尚未迎战便弃械投降,敌国军队长驱直入,同时,京城周边数城守将中,也有数位将军声援,声称要推翻君家的统治,拥护仁君上位。
君修还在京城,边关将士皆反,对外,我国无人能守,对内,一时间也难以稳定民心。
是内忧外患之势。
这次君骋没有请旨,可他作为太子,守家卫国本是义不容辞,皇上等了一日,又召他与君修商量了一夜,最终还是命他带兵出征,随后君修进京,之后也带着大队人马出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