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沉思,太学的学子们可是未来国家的栋梁之才,若在这儿出了幺蛾子,只怕民心波动,人民起义,天下大乱。赵桓是皇帝,断不会令这种事发生。
他侧身命小林子:“你去李府,速速召李纲入宫!”
小林子遵旨,快马加鞭赶去李府,二话不说便将李纲自房里硬拉出来,推进马车,一辣鞭子抽在马臀上,“驾!”
马儿快快跑了起来。
马车内的人长叹息,已有赴死的准备。
沏一壶茶的时刻,李纲见到了皇帝,看着这熟悉的与他无关的殿堂,不禁老泪纵横,泣拜帝前:“平民李氏请皇上赐死!”
他不配活在世上,宫门外跪着的百姓皆是因他闹起来的,那些人都是无辜的,望请陛下饶恕他们。他这一生,不辞辛苦,一心一意为大宋好,可到头来被祸国殃民的小人施计陷害。那日李邦彦暗地里勾结金人,将姚将军夜袭金营的消息出卖了,才会至使夜袭惨败,目的却是因怕李纲占上风。
妇人之仁,实属好笑。
赵桓起身离开皇位,亲尊将李大臣扶起来。
“朕命你为京城四壁守御使!”
“皇上……”李纲瞠目结舌,仰视高高在上的皇帝,泪水盈了眼眶,如鲠在喉,是悲又是喜。
与他交好的大臣高兴地催促:“李御使还不赶快谢恩!”
李纲喜极而泣,膝盖又一沉重碰地,叩谢:“臣李纲,谢主隆恩!”
心肠毒过妇人的李邦彦不悦地撇了撇口角,显然他不希望李纲回来。
“退朝!”
李邦彦为首的一派,怏怏不快退了朝,经过宣德门之时,不想跪在那里的市井鲁夫纷纷指着他的鼻子大骂,疯狂地追上来并要殴打他个国家的祸害,李邦彦等祸害仓皇而逃。
为定人心,遂将李邦彦以特进、观文殿大学士充为太一宫使,言外之意便是将他贬了官职,在不允他手操大权。
不满十日,吴敏替李邦彦求情,请求皇上重新起用李邦彦为太宰。
人们皆深感惊愕,谏官们交相指责吴敏,指责他是否亦是出卖国家的祸害?险些连累了与此事毫无关系的吴敏格了职,为免引火烧身,吴敏闭了口,不再替将死之人的李邦彦说好话。
李邦彦自知在京城待不下了,走出家门,大街上喊打喊杀,想致死他的刁民数不胜数。他便出了京,去任邓州知州,为求保余职,提举亳州明道宫。
临走之时,祸国殃民的李邦彦,不忘举荐同是投降一派的唐恪继任太宰一职,望发扬他那一套丧权辱国的乞求与金人和平的政策。
第一百三十九章 月满银霜
朱皇后的儿子赵谌长大了,不哭也不闹,令人惊喜的他能蹒跚学步了。
云昭仪请允代替朱皇后,照顾起皇长子,皇上亦特允了,还因此赞美云昭仪贤淑大方,极有母仪天下的特质。
云昭仪知,皇上是开玩笑的,寻她开心,便是皇上有心立她为后,亦要通过前朝那群大臣。朱皇后的势力一日未消灭,她一日是皇后,即便有名无实。
为掩人耳目,皇上下达诏书,说是皇后朱氏身体不适,由会宁殿的郑贤妃暂掌凤印,如她所愿,她称得上半个皇后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高兴地天旋地转,走路也都是横着的,俨然是继承了朱琏嚣张跋扈的衣钵。
然而,这些都与云鸾淑无关,她的最终目标可比这个更加远大。
金银宝殿里,云昭仪燕儿般的轻盈,清新的素青抹胸罗儒微微一动朦胧飘逸,仅两片色,不绣织几许的繁纹,看起来平凡却又不平凡,蕴含着不浊不染的气质。尤其是那眉心绽开的一点红,落日那样的鲜红明亮,衬得她仙姿玉色,宛若采莲的娉婷女子。
云昭仪缓慢蹲下身,胸前露出一抹旖旎风光,便是年老的奶娘看了都要面红耳赤,羡慕的很,难怪云昭仪深得皇上心,不仅人美身体美心灵也美的,任何一个男人都会把这样的女人宠爱。
云昭仪嫣然一笑,拍了拍脆掌:“小谌儿,来啊,快来姐姐这儿!”
不远处的赵谌蹒跚着步子朝云昭仪半跑来,扑进她温柔香香的怀里。她欣喜地将皇长子抱起来,开心地转圈圈,母爱洪水一般泛滥,对待自己的亲身儿女般的,毫无因谌儿是仇人的孩子,而虐待毒打。
她由心的喜欢向往一切纯洁之物。一个女人,并非得要生个孩子,可如果没有孩子,那将成为遗憾,余生孤独的时光将会变得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