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人多癖_作者:贺心渔(314)

2018-02-10 贺心渔

  不但是密州军一方,永州的朝廷这半年当中也有不少变化。

  七月初,先皇后所出的皇长子病逝。

  原本皇长子是太子的不二人选,谢、李二妃虽然受宠,但她们的儿子年纪尚小,谢贵妃的儿子今年九岁,李贤妃之子才刚四岁,时不时还得叫大人抱着,再加上不是嫡出,故而对皇长子够不成威胁,可现在随着皇长子的丧事办完,就到了李、谢两家各展神通的时候了。

  论资历,贵妃要在贤妃之上,但贤妃有景国公父子支持,相较之下,谢家虽是一门双侯,两位侯爷在朝中都没有太大作为,给谢贵妃的支持就远远不如李家。

  天下人都觉着他们两家且得明争暗斗些时候,而平南王司徒翰的态度在其中举足轻重,司徒王爷若是倾向哪位皇子,哪位皇子便占据绝对优势。

  八月中秋前后,景国公遣媒人为世子李克明向平南郡主提亲,不出意外地被拒了。

  但两家没有因此产生龃龉,八月底皇帝从丧死的悲痛中缓过来,出人意料下了圣旨,立李贤妃所生的皇七子为太子。

  谢家在这场太子之争中败下阵来,眼下后位虚悬,太子之母自然是皇后的不二人选,谢贵妃失去的不仅是儿子来日君临天下的机会,还有垂涎已久的后位。

  可想而知,谢家人在永州的日子会变得十分不好过。

  立太子这么大的事,只叫谢平澜一笑置之。

  等到九月,局势基本平稳下来,渔村里收获了今年的粮食,虽然谈不上丰收,好歹是自己辛苦种出来的,大伙都挺兴奋。

  收完粮,铃铛和巫晓元成了亲,村里足足热闹了小半个月。

  铃铛从准备嫁妆到出嫁只有半年的时间,她原本觉着反正巫家人都没在,上头没有长辈盯着,将就着拜个堂就得了,偏明月不肯,帮她置办的东西全都是一对对的,四平八稳,看着说不出得整齐。

  铃铛又感动又好笑,暗自慨叹往后没有自己日夜陪在大小姐身边,不知她可能习惯。

  铃铛嫁人,明月的确觉得很别扭,不过这段日子过的很悠闲,可以慢慢适应。

  十月初的时候,有一个不大妙的消息传来。

  开始是京城那边放出风声,杜昭派了不少人在找谢平澜,似是颇急切地想找到他。

  谢平澜没当一回事,猜测杜昭大约是遇到了什么难处,眼下杜昭不是刚起兵那会儿,气候已成,麾下聚集了不少能人,没有什么事情是非自己不可的。

  如此差不多七八天之后,巫家的人通过秘密渠道给他递了个信:王子约遇险,估计是落入了敌手。眼下生死不知。

  那次王子约到军前招揽隋凤是和巫家老太爷同行,分别时巫家老太爷特意安排了人送他回京城复命,那名巫家子弟后来就留在了王子约身边。

  王子约是杜昭任命的监察使,宦成犯事,他和汤啸一起到宦成的老家靖西查案,两人不睦非止一日,到靖西之后各查各的,互不干涉。

  大概半个月之前,王子约发现了一条重要的线索,带人追查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料那竟是个陷阱,王子约和几个随从猝然遇袭,对方有备而来,不但人多,而且尽是高手,王子约这边除了那名巫家子弟,其他人全无招架之力,很快就死伤一地。

  那名巫家子弟眼见不妙,只得听从王子约吩咐,独自突围去搬救兵。

  突围的时候他寡不敌众,受了重伤,好不容易强撑着找到汤啸的手下,把情况三言两语说清楚便晕了过去。

  靖定临近京城,驻有重兵,交通要道盘查得也严,这时候汤啸若是立时带兵赶去,就算救不到人,也必能堵个正着,不会叫对方轻易逃脱。

  那名巫家子弟昏迷三天三夜方醒,能说话已是七天之后,一问才知道汤啸这边反应迟缓,刚刚发现监察使王大人多日未归,正全力查找。

  浪费了六七天宝贵时间,再想找到人比登天还难。

  他报信搬救兵时明明有一支十几人的小队在旁边听得明白,到这时候竟然没有一人承认。

  众口一词,都说发现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昏迷不醒。

  落在人家手里,那名巫家子弟不敢翻脸,强忍愤怒抓紧时间养伤,一等到能起身就便想方设法脱离了那些人的掌握。

  他自知人微言轻,说的话会没人相信,先给家里去了封信,向老太爷请示该怎么办。

  巫家同王子约没有什么交情,一切都看谢平澜的面子,巫老太爷自然要把这内情先告诉他,由他来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