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_作者:初云之初(319)

2018-02-09 初云之初

  “谁跟你说,朕想要的已经得到了?”

  圣上将她抱得更紧,缓缓道:“若只为一夜风流,朕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此行事?”

  叫彼此身体紧密贴在一起,他在她耳边道:“朕是真真正正,存了天长地久的心思。”

  “叫我回去吧,圣上,”锦书强自忍住的泪终于落下,顺着她眼角流到枕上,溅湿了上头云纹:“求你了。”

  “你求朕放你走,可朕也要求你,”圣上看着她,情真意切道:“留下来。”

  锦书沉默不语。

  这已经足够表明她的态度了。

  然而圣上毕竟是圣上,曾经隐忍徐氏一族数年,不动声色将其连根拔起的铁血帝王。

  锦书的确剔透聪慧,但小女子的心智放到君王面前去,终究是不够的。

  “便是朕放你走,你又真能回去吗?”圣上语气低柔,软中带硬:“你既侍奉过朕一夜,如何再回去,心安理得的做别人妻子?”

  锦书猝然睁开眼,目光中恨意凛然,看着他,却不说话。

  圣上如何看不出她心中愤恨,却不在意,只笑微微的低头,作势去亲吻她唇。

  锦书咬紧牙根,侧过脸去,避开了。

  圣上低低笑了一声,也不计较,只顺势凑过去,将唇落在她红痕隐约的脖颈,语气轻柔似梦:“昨夜如何,你是亲自经了的,朕不比那个毛头小子好么?”

  第114章 前世(八)

  圣上既然存了长久心思, 春宵一度之后,断然不肯再叫她走的。

  锦书看得出他心思, 无非是慢慢消磨日子, 叫她熬着, 回心转意罢了,如何肯依。

  然而圣上毕竟是圣上,想要拿捏一个小女子自是容易,言语之中软中带硬, 先说她两个胞弟懂事,再说承安在外辛苦,一席话下来, 锦书饶是心中愤恨,也只得忍下。

  亲近事都做了, 圣上反倒君子起来,将她拘在含元殿的偏殿里, 除去不得外出,其余倒还自在,衣食用度比照自己,无一不精。

  那夜过后,他晚间便往偏殿就寝, 虽是同床, 却也没再碰她, 有礼的很。

  锦书忧心那夜之后有孕, 私下向身边嬷嬷要了避子汤药, 许是圣上吩咐过,嬷嬷也没多问,亲自去取了给她。

  虽然前路茫茫,不辩方向,但她并不能就此认命,也没法就此认命。

  世人对于男子总是宽容,尤其是,当他掌握权柄时。

  妲己西施之流,固然献媚于君主,但亡国之祸,又岂能归于小女子一身?

  若非天子无道,又怎会亡国。

  这事儿传出去,圣上最多是被朝臣对奏,可是她呢?

  一个狐媚名头,怕是如何也躲不掉,运道差些,怕要臭名远扬。

  锦书不在乎自己声名如何,也不计较百年之后,世人如何评说,可是,有些人的名声,她很在意。

  她进了含元殿,做了圣上的女人,承安怎么办?

  人议鼎沸,会如何评论他?

  会不会有人说是他献妻媚上,以求前途?

  便是不这样说,私底下的取笑,却也同样伤人。

  她的承安,骨子里也很骄傲,如何能忍得了别人讥讽嘲笑。

  再则,倘若他知道她消息,回宫之后,同圣上起了争执,又该如何是好?

  本就不受待见,若再贸然行事,不知要怎样申斥。

  更不必说,世人会如何看待她的两个胞弟……

  锦书坐在菱花镜前,对着自己面容端详一会儿,不知怎么,忽的生出一阵恍惚来。

  倘若她没有这张脸,或许……圣上便不会喜欢她了吧。

  陈嬷嬷侍立在她身后,手执犀角梳,余光瞥见她神情,心中一凛。

  “夫人呀,老奴活了大半辈子,见得事儿多了去了,人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锦书既到了圣上身边,从前的称呼必是不能用了,含元殿便以“夫人”指代,其中真意,令人深思。

  陈嬷嬷本是先太后身边的宫人,及先太后殁,便在圣上身边伺候,因为行事细致,心思缜密,被圣上指了伺候锦书。

  “老奴知道您心里委屈,圣上也知道,”她动作不停,温声道:“所以这几日,您从不给好脸,他也没说什么,依旧小意哄着,百般温存。”

  “这不是因为圣上大度,心思豁达,而是因为圣上怜惜您,疼爱您,女儿家再多的小性子,他也能容忍,”如云堆发被盘起,陈嬷嬷将那把犀角梳搁到一边:“可是那些踩到底线的事儿,他就未必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