嬿婉及良时_作者:初云之初(402)

2018-02-09 初云之初

  何公抚须大笑:“了不得了不得,罚酒诸多之后,楚王殿下总算免了一回。”

  一众人皆在笑,承安心中本就不将这些小事放在心上,自不在意,余光瞥见上首锦书唇畔含笑,重重灯影之下,容态静婉,竟不似尘世人。

  心中柔意上涌,不觉笑了出来。

  何公将笑意止住,目光四望,缓缓道:“楚王殿下好容易成一回,老臣正该送些什么庆贺才是。”

  “哦?”九江王酒意上涌,颇为捧场,笑着问道:“何公打算送点什么?” 众人一齐笑了,打趣起来。

  何公也在笑,似是随口一提,玩笑般道:“老臣厚颜做媒,送楚王殿下一桩姻缘,如何?”

  锦书不意何公居然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心中诧异,隐生担忧,然而那是托孤辅臣,好意提出,她总不好打断,便只垂下眼睫,静看事态发展,

  承安不易察觉的看她一眼,眼睫微动,转目去看何公,轻笑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非也非也,”何公摆摆手,笑道:“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楚王殿下,可别钻牛角尖。”

  说着,他朝上首锦书去看去:“楚王殿下也要称呼太后一声母后,作为长辈,您更该劝一劝才是。”

  锦书淡淡一笑:“他若无意,勉强也没意思。”

  承安听出她话里有话,心头闪过一抹阴翳,转头去看何公,含笑告饶:“我是素来认死理的,何公勿要见怪。”

  吩咐一侧宫人满斟三杯,他道:“小子不识好人心,该当罚酒三杯。”言罢,一饮而尽。

  何公今夜本就只是试探,听他语气温和,内里强硬,便歇了心思,顺势下坡,笑眯眯道:“倒是老臣鲁莽了。”

  二人你来我往,众人未必看不出几分门道,然而内里牵扯太多,却没人愿意跳进这泥坑,很快便将话头转到别处去,言笑晏晏起来。

  先帝丧仪未除,年宴也不会如往常年一般持续一夜,过了午时,便各自归府散了。

  更深露重,锦书先吩咐人送何公夫妻往空置宫殿歇息,又叫人将几位年长的宗亲好生送出宫门,最后,方才为承熙系上大氅的带子,道:“你既想去同你父皇说话,便去吧,只是记得别熬太久,仔细着凉。”

  “嗯,”承熙略微饮了几杯水酒,虽然味淡,面颊却也有些红:“母后宽心吧。”

  许是这夜气氛太过热切,众人散尽之后,她却并无困意。

  夜凉如霜,孤月高悬,她抬眼看了一看,忽的起了走一走的兴致,人还没出前殿,便听红叶低声道:“娘娘,楚王殿下过来了。”

  夜色凉凉,虽有一侧宫灯映照,却依旧觉得萧瑟。

  锦书抬眼去瞧,便见承安姿态闲适,丰神俊朗,缓缓往这边来,许是灯火太过迷离,竟觉他眼底横波流溢,恰似星光。

  “这么晚了,娘娘怎么还不去歇息?”到近前去,他躬身行礼,如此问道。

  锦书看他一眼,避而不答,反问道:“楚王怎么还没离宫?”

  承安并不对她态度感觉意外,低头一笑,道:“有几句话,想同娘娘讲。”

  锦书淡淡道:“我不想听,你退下吧。”

  承安却道:“可我一定要说。”

  “罢了,”锦书侧目看他:“说来听听。”

  承安眼睫缓缓一眨,徐徐道:“请娘娘屏退左右。”

  在锦书反驳之前,他又补了一句:“当然,倘若娘娘不在意被别人听见,那叫他们留下,我也没有异议。”

  锦书神情渐渐冷淡下去,许是觉得冷了,双手拢进袖中,看他一会儿,方才道:“都退下。”

  一众内侍宫人退下,承安神态却不似方才自若,低头看了看地面,方才迟疑道:“今晚,何公所说之事,娘娘事先知晓吗?”

  锦书道:“不知。”

  承安似乎松了口气,轻轻一笑,道:“真好。”

  锦书看着他,却不做声。

  “我没想过娶别人,从来没有,”承安注视着她,缓缓道:“由始至终,我想要的女人,从来只有你一个。”

  “我不接受赐婚,谁赐的都不成,”他目光凉的像是夜色:“倘若娘娘非要赐,我就杀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