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太守不知为何,嘴角还慢慢上扬,说了一句:“我从来没有小觑他。”
这话说的十姑很羞惭。
佯装农妇身份在近虎关岗附近摆茶水摊这个任务是她主动提出申请的。屈太守二话不说就批准了她。
十姑以为刑元绍不过草莽武夫,自己做的天衣无缝,只要站稳脚跟,啸山寨的动向,她将了如指掌。没想到,第一个回合照面下来。她判断的太离谱。
刑元绍无论机警身手还是城府,绝对不是寻常山匪可比。
屈太守掸下衣角,慢慢站起,没看十姑,而是把目光转向窗外,问:“看清面目没有?”
十姑垂头,惭愧:“他戴顶斗笠,一直没摘掉。不过,附近村人都道他留有半脸大胡子。年纪虽不过双十,看去却像三十上下的男人。”
“身高呢?”
“高大,结实,匀称,一看就是长期练武……”十姑抬眼不解。
屈太守轻嗤笑了。忽然拍下手。
一名得宠的俏婢转出来,柔声:“大人。”
“备文房四宝。”
“是。”
很快,婢女们分工合作,很快就将文房四宝备齐。
屈大人提笔凝神,落笔如飞,一气呵成。
笔归檀架,他亲自等墨干,将新出炉的墨宝折叠起来,封好,交给十姑:“立即送转刑元绍。”
十姑微愣后,并不多说,应声:“是。”接了。
十姑很快就动身,再赴虎关岗啸山寨。
快马加鞭的话,黄昏前是能赶到的。问题是,黄昏来临,打劫的山匪也收工了吧?
屈大守不考虑十姑用什么手段把信送到送,这不是他关心的问题。
廊前鹦鹉学舌,有小丫头软语娇笑。
屈太守负手立窗前,微笑看着后庭静谧,似乎想起什么,脸上神色渐渐复杂,半晌才低叹:“刑元绍,但愿你是那个人。否则,只能你死我活了。”
在他即将出任庆阳府太守时,同时接到两则重磅消息。
一则是大内密令,让他务必拨除掉虎关岗扰民的啸山寨。这一点,不用朝廷旨令,他本身就有决心想在任内做出亮眼的成绩。省的被人嚼舌根他是靠家族恩荫得来的太守一职。
另一则来自长辈。初听,把他给震骇的几乎失态。
长辈指示他,暂时不许对刑元绍下杀手。据不太可靠的小道消息,刑元绍身世存疑,来历不明,很可能跟屈家有关。
屈太守能怎么办?夹在忠与孝之间的他纠结着想到了‘招安’这个两全其美的上策。
可惜,目前看,刑元绍并不接招。
第111章 可算见着真银了
十姑这位送信使者汗如雨下的再次来到茶摊,日头已西斜。
茶摊的茶壶茶桌茶椅什么的都不见了,不知是被哄抢了,还是王家村铁牛听到信过来收回去了。遮荫的树下竟然有几骑人马歇在那里。
“十姑。”有人唤。
十姑抬眼一看,认出来。是屈大人扣留在府里的女客身边的圆脸侍女。
“你怎么在这里?”十姑面色淡淡。
圆脸侍女不答,反问:“你这茶摊,经营惨淡摆不下去了?”
“管好你们自己的事。”十姑不耐烦:“有事吗?”
侍女手帕抹额,凑过来:“你穿帮了?”
十姑推开她,不客气:“有屁快放。”
“粗俗。”侍女评价她一句。
十姑懒的应付了,抬脚就往虎关岗去。
“哎,十姑,你去哪?”
“多管闲事。”
侍女跟上来,勾揽着她的肩:“十姑,是不是屈大人,有信带给刑元绍?”
十姑眼色冷冷逼视她。
侍女却视而不见,只笑嘻嘻:“我陪你一起去吧。”
“你?”十姑摸不清她打什么主意,直接拒绝:“不必了。”
侍女笑容不变,还是我行我素的搭着她的肩:“何必呢?咱们都是为朝廷效力,共同对付刑元绍,理应互帮互助嘛。”
“是吗?”十姑可不敢相信这伙的人话。
虽说对方也是来自京城官家,可跟屈大人并不是一伙的。
侍女松开她,背负双手,无辜眨眼:“十姑,你不相信我,总得相信我们大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