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她说了什么?没有胆识?然后自己还欢快地应上了?洛生的笑容瞬间僵住,然后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面具,再一抬头,那鱼儿早已愉悦地游走,不知所踪了。
无论如何,这仍是一件礼物不是?早便知晓这个女子的调皮,何需在意。洛生拿着面具细细把玩着,不知不觉又扬起了嘴角。不过为何送我个面具呢?
“小姐,这会儿离午时还远着呢,赴个家宴用得着这么早吗?”轿外的莺儿在拥挤的人群中被冲撞得七扭八歪,对于青蓝此刻出门的决定,颇有几分微词。
“难道你不愿趁着这日来逛逛庙会?”轿子虽是颠得很,可青蓝却毫不在意。
“原是这个意思呀。”莺儿立时展开了笑颜,“那小姐,咱们该从何处逛起呢?”
“择处不如撞处,就是这儿吧。”言罢轿落,莺儿打起帘来,青蓝缓步走出,踏入人群中。娇艳的面貌,颀长的身形,素色却精致的长裙,一时引来无数路人侧目,四周零乱地传来“这是谁家的佳人”、“姑娘好生相貌”、“啧啧啧”的赞叹。
莺儿在一旁捂嘴偷笑:“小姐这是故意的吧。”
“这回还真不曾是呢。”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儿离酒家不远,随意走走便是。”
前头这是怎么了?围着这么多人必是有热闹瞧吧。瑾夏在厚厚的人墙中挤着挤着,好容易挤了进去,一抬眼瞧见的却是那熟悉的窈窕身姿。
“青蓝姐姐!”
“那不是杜家的瑾夏小姐么?”倒是莺儿眼尖,一转头便看见了这清亮的呼喊从何而来。
青蓝顺着莺儿的目光一路望着,终是看见了人群中那个鲜亮的小小身影。接着便快步走去,伸手拉出了这个满是欢颜的姑娘。“瑾夏,好久不见。”
“是啊,自姐姐入了黄府就再也不曾见过了。”瑾夏随手拍着身上的尘,然后仰头眨起那闪亮的眼,“这些日子姐姐可好?那黄少爷没有欺负姐姐吧?”
“当然不会。”青蓝抚了抚瑾夏的发髻,指尖轻轻掠过那支桃红玉簪,“你今日竟是一人前来?伯父怎会放心你独自在外?”
“不是不是,还有一人呢。”说着瑾夏的目光在渐渐散去的人群里来回转了几圈,“不过是这会儿走散了,一会儿他就会找过来的。”
“既是如此,我便放心了。”青蓝笑得暖人,“自己小心。”
“姐姐也保重。”
挥别之后,青蓝转身离去,且行几步却又转回头来,眼见着瑾夏渐渐远去的背影,和一张突然闯入视线的面庞。
未曾想到,这二人竟也有些牵扯了。青蓝的目光垂了垂,嘴角掠过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
☆、庙会(2)
桃红簪子,桃红簪子……洛生逆着人流寻觅了半晌,终于看见那簪子定定地站住不动了。“可算是找到了!”气喘吁吁的洛生一把抓住了瑾夏的腕,低头却对上了那意犹未尽的笑眼。
“你怎么这会儿才来?错过了天仙一般的佳人,可不能怨我呀。”
“这里竟有天仙一般的佳人?”洛生抬眼环顾四周,只见一个鹅黄色的修长背影缓缓隐入人群,那步态风情几乎令人忘了呼吸。待人影完全消失,洛生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问道:“你知道那姑娘是谁?”
“当然知道。”瑾夏边拽着洛生顺着人群前行,边用骄傲的口吻回应,“那是沈记的大小姐青蓝,打小便是倾城佳人,想当年还是与我们兄妹俩一同玩笑长大的呢。青蓝比哥哥年幼,却比我长,所以自小便以兄妹、姐妹相称。”
“原来如此。不过那可真是奇了——”洛生眼角藏着逗趣的笑意,话锋一转,“既是从小一同长大,为何瑾夏小姐就不曾学到你那青蓝姐姐的半分温婉柔情?”
“谁让我尽学着那杜常秋调皮玩闹了。”瑾夏白了洛生一眼,然后却忽摆出一副夸张的痛心疾首状,“我这哥哥可真心害人不浅,若不是他当年几番嘲笑我画虎不成反类犬,凭姑娘的资质怎么会练不成大家闺秀的仪态万千呢。”
听闻此言,洛生连忙别过头去,捂着嘴揉着脸拼命摒住笑意。这姑娘还真大言不惭,别说是眼看着长大的亲兄,便是自己也难以想象哪日她能拿出大家闺秀的做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