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娘子:夫君有点甜_作者:一叶无花(29)

2018-01-18 一叶无花

  古青娅笑了笑,没有再说,事情如何,到时候自然会有将结果。

  回到家里,古青娅检查了下,弟弟被照顾得很好,严青茶也很认真地在破木框里写着自己的名字,不由满意地点点头。

  将罐子洗刷了下,古青娅打开油纸包,有两个鸡腿两片三层肉,另一包是少许的白糖糕,对他们来说,都是难得的美味。

  拿了个木盆装半盆水,古青娅将装着这些美味的碗放进去,又拿个碗到扣住,这样既能防虫蚁,又能防止变味,是最简单的法子了。

  又送了两回药粥,蚕终于出了大眠,这时候的蚕已经比当初大了许多,一般来说,成青白色,不过严父古氏养的这一批,有种玉绿色的光泽,看着非常的特别。

  这一批是新品种的蚕,不好养,据说严父古氏养的成活率是最高的,等蚕顺利上山结茧,熬蚕就告一段落,这打赏可不会少。

  “爹娘,需要我过来帮忙做草簇不?”越是到后面,事情越多越累,古青娅看着父母青白的下眼睑,满眼的血丝,很是心疼。

  “这不用,管家早就让人准备好了。”顿了顿,古氏交代道:“这些日子你就不要来了,管家说怕影响蚕上山。”

  古青娅一听,心里也明白,越到紧要关头,有些事情的忌讳就越多,“娘,您放心吧,不过您和爹也要注意自个的身体。”

  回家的路上,看到不少人家门口在挑拣翻晒稻草,还有芦苇编制的略疏松的帘席,这是准备让蚕下地用的。

  蚕小的时候养在筐筐竹匾中,等蚕大了,搬来搬去不方便,就会转移到地面,所以到这时候就叫下地,而这都要很小心的。

  因为蚕要上山,完后就是更为繁忙的缫丝时候,因此学堂放假十天,好让学子给家里帮忙或是做短工。

  而蚕上山差不多五日后,蚕化蛹,这时候就要采茧,不过大家都叫回山,听久了也不会觉得别扭。

  这时候正是忙的时候,因为要赶时间,怕蛹化蛾,这蚕茧的质量和价格可是天差地别了。

  往年养蚕的不多,村里间还能互相找人帮忙的,如今养蚕的人家增多,个个都忙不过来,有时不得不往外找人帮忙。

  有古氏这个能干的母亲,所以古青娅还是有不少人来请的,当然做的主要也是采茧的活,而工钱则按斤来算。

  好在严青禾不用上学,古青娅就将家里放下,去了里长严松家帮忙。严格说来,严父跟严松是同一宗族,不过已经分离太远,没血缘关系了。

  古青娅虽说没采茧没做过几回,但是她手指灵巧,又有古氏亲身教导,那速度可是又快又好,叫严松家的妇人都很是满意。

  都说“蚕忙不如茧忙”,采茧后就是拗茧,也就是剥掉蚕外头的那层散绪,称为剥茧衣,是更为细致精致的活,而古青娅主要做的就是这个。

  …

  第21章 缫丝忙

  “青娅,你这手艺啊,可不比我们这些做了几十年的人差,怎没跟着你爹娘去?”这边做事边闲聊,也是常态了,而一堆女人凑一块,最多的也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

  说话的是里长的的大儿媳妇王氏,性子比较爽朗,在村里人缘好,而她丈夫严示功也是有能力的,据说已经下一任里长就是他了。

  古青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伯母,我的手艺哪有您说的那样好,您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娘,您瞧,这丫头可真是谦虚,好呀!”王氏对于古青娅这样有能力又谦虚的人非常满意,她的女儿早就出嫁了,要不能交为朋友也是很好的。

  里长婆婆眯这眼睛,仔细看了古青娅两眼,“嗯,的确是个好姑娘,以后好命。”

  据说里长婆婆会一点看相的本事,而且不轻易说话,但说的话绝对不会太差,在场的妇人听了婆婆的话,看古青娅的目光也就不同了。

  要知道古青娅在村里怎么说呢,是挺尴尬的。不过说的也不是旺夫相,众人也就笑笑,调侃了几句,在场的人都是里长家亲近的亲戚,是不会把话往外传,不过她们对古青娅的态度,也会影响着其他人的看法。

  古青娅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赶紧埋头做事,愈发地认真了。

  她不大清楚来里长家做事对她的影响有多少,但直觉告诉她,来绝对是没有错的,而里长家的人,也比想象中的好相处。

  剥茧衣后,就是挑茧,简单地说,就是将蚕茧分类,这对成丝的质量可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就是掺杂了一两个杂色的,那一匹丝的档次和价格就要往下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