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师父就很不赞成开启海运一事,淘金热就说明了人心对利益的追逐以及浮躁,也会促生更多的问题来,而这些问题带来的后续影响,可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有些事情是人力无法扭转的,都是命,人命、国命,大抵如此吧。”
“就是如此,才更需要对民众进行教化,否则长此以往,怕都是没什么廉耻之心的行尸走肉了。”
姜荣安适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教化一方面的想法,尤其是有关于学堂和女德的,寺中的师父的一些言语的确是切中时弊,提出的意见又是非常可行。
姜荣安一一记录下,从端午到现在,他还未给陛下寄过密信,他不知道是不是有暗卫会将自己所作所为都给呈报上去,但他也那么担心,他早就做好了打算。
在中秋前,一定会将陛下想要的东西,还有他想要给陛下看的东西一齐寄出去。
没有意外的话,古青娅的生产日期应该是在九月,至于上中下哪一旬就不清楚了,那会儿他也没有心思去做其他的事情了。
古青娅感觉这胎有些辛苦,首先就是脚比之前怀三个孩子时还要肿,走路辛苦,其他的也就没什么不适了。
古氏准备的东西早在七月底就送到了,信上说是非常的担心,奈何她脱不开身,让古青娅一定要再三小心。
对于母亲的忧心,古青娅心里暖暖的,却没有马上回信,准备等孩子生了之后再说,有些话说多了不过是徒增担心罢了。
“都寄出去了?”古青娅看着姜荣安一脸轻松的样子。
“寄出去了,总算是能松一口气了。”姜荣安笑笑,上前扶住古青娅,看着她的偏大的肚子,心里一直在想会不会是两个孩子。
或许双胞胎是一件很喜庆的事,但对于孕妇的危险却是增加了好几倍,姜荣安是一点都不希望有这个可能性出现的。
“事在人为,我们做到了我们该做的事,若是陛下不认同你的说法,那只能我们再努力了。”古青娅安抚道,姜荣安这几个月的辛苦她都是看在眼里的。
第442章 双生
而此时,京城之中,陛下却对着姜荣安呈上来的文章沉思,而手边同时也放着一本薄薄的册子,里头是有关于一些技术方面的改革的。
能在帝王位上坐得稳稳当当的人,怎么都不会简单,起码在眼光以及一些思路上,要更加的宽阔。
姜荣安只是文章中举了一些例子,是有关于港口那些富庶之地形成的新的风俗或是气象的,表面上来看,好似很正常,但深入地想,却也是个问题。
士农工商,商为最末并不是没有道理,财帛动人心,鼓励经商容易出问题,而海运确实是有这么点因素在里头的,如今隐隐有些苗头了,但不明显而已。
“骁生,你看看吧。”皇帝姜荣安写的文章还有那本册子递给一旁一直沉默不语的纪骁生。
“陛下,这是?”
“你看了就知道了。”陛下起身走到御书房的窗前,看着窗外草木茂盛,视线放空,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
纪骁生迅速地翻了一个大概,就将册子放在桌上,走到皇帝的的身后,“姜状元说的确实有理,但具体如何,我觉得陛下或许可微服私访一番。”
“就依你所说吧,一路由你安排。”皇帝微微眯了眯眼睛,齐王在外头做的已经初见成效,不出几年,那片地区也将成为大铭王朝的国土。
既然如此,那国内自己的治理之下,怎能容许有这些隐患存在。
“是,陛下。”看着纪骁生离开的背影,皇帝摇摇头,看了看几乎没存在感的老太监,“高公公,将这事禀告于皇后,携太子一同出行。”
此时,姜荣安并不知道自己那篇文章让皇帝动了微服私访的念头,他此时整颗心都在古青娅的身上。
为了防止有上一次的事情发生,稳婆大夫是早就找好的,就住在姜府中,自己则是寸步不离地跟着古青娅,以防就是往事重现。
即使古青娅感觉肚子沉重,好是到了时候,但肚子一直没什么动静,不说姜荣安急,她自己心里也有几分焦虑,就怕孩子在腹中有个万一。
进入九月,九月初六天还未亮,古青娅就觉得肚子有些不对,随后熟悉的疼痛开始涌了上来。
即使早就有所准备,但真到了孩子出生的时候,那也是兵荒马乱的。也不知是因为怀孕初期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中途古青娅有一度使不上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