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淡墨_作者:竹里居士(303)

2018-01-18 竹里居士

  墨池今日一大早起来梳妆好后便候着安亦雅来接她,昨日安亦雅给她送信,说今日来接她一起去寸府,一来吊唁寸夫人,二来看看好友。

  刚用完早膳,丝音便来报,说安亦雅先去了二夫人那儿,一会儿就过来。

  待安亦雅探望了苟氏,二人便上了马车,安亦雅看着墨池一番上下打量:

  “嗯,这几天的气色比前几天看起来又好了一些,可怜见的,我只要想起来那天满城铺天盖地的士兵,就知道芙蓉园里会有多惊险。”

  她伸出食指在墨池的额头上轻轻一点,颇有些恨小儿不知事的口气:

  “你胆子可真够大的,前两天听小鱼儿给我学的,你…你怎么就不知道害怕呢,往后再有什么危险,可别使劲儿往前冲,刀剑不长眼,万一有什么事儿可怎么好!

  而且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皇上的伤你也敢动,又不是不知道皇上的性子,你,哎!”

  墨池嘻嘻笑着靠在安亦雅的肩上:

  “雅姐姐别劳心了,我知道轻重的,我本是大夫,治病救人是本分,那天皇上的伤只算小伤,我才敢做了些处理,重伤的话我也未必敢动,你放心吧!”

  安亦雅摇头叹气,轻轻的搂住墨池,片刻后又拧眉道:“池儿,你说,英王发的缴文,是…真的吗?”

  墨池坐正身子:

  “当年太子突染疾病暴亡这一段,我听父亲大概提起过,据说当时本来怀疑太医院李太医令,但那位太医令据说有些神通,居然在所有人眼皮子底下遁去了西域。”

  墨池拿起小几上的绿玉膏,轻轻的放进嘴里,一丝香甜的味道从舌尖蔓延开,她舒服的眯了眯眼,转头看着安亦雅:

  “英王似乎有凭有据,皇家的是非咱们也说不清楚,或许是真,也或许是假吧。”

  她很清楚,英王的反叛只是这个王朝被推翻的第一步,如七夕这样的动乱,往后只怕会越来越多。

  安亦雅叹声气:

  “不怕你笑,当年很多人来求亲,但祖父为我选了安平侯府,他老人家说一来安平侯府几代人都是安分善良之人,安平侯府的风评也是上佳;

  二来就是看上了世子文采俱佳,却是个单纯善良之人,也没有往仕途上发展的心思!现在看起来,祖父真的很有远见,朝廷如今乱成一锅粥。

  祖父那样的人,能下致仕的决心真是不易。他老人家完全是为了我们这些儿孙着想,才逼着自己下了致仕的决心。”

  墨池沉默片刻,未来的动乱,长安城到底是天子脚下,倒也没有受到太多波及,新皇登基后,也没有对前朝的臣子清算,反而任用了不少贤臣。

  安平侯府三代人都是在朝廷挂的闲职,未来不管时局如何,安平侯府必定也不会受到太多的殃及。

  但安府,依老爷子的脾性,绝不可能做二臣。因此,现在致仕绝对是最能保全这一大家子的选择。

  想了想后,墨池拉住安亦雅的手,看着她认真的说道:

  “祖父的确很有远见,雅姐姐,往后大约还会有更多的动乱,你告诉姐夫,让他这几年不要出远门,就安安心心的待在长安城,再过几年应该就能太平了!”

  安平侯世子章清越有一大爱好,便是远游,听说他这些年已经几乎踏遍了大陈的土地。

  这几个月刚刚成亲,他便一直待在长安城,但以他喜欢远游的性子,恐怕不用多久,不仅是他,搞不好连安亦雅也会被他带着一起远游。

  苏陌城占据了东北,英王又占了豫南。再想想梦中那个看不清脸的小将军,墨池心里觉得沉重了几分。

  因此,她才决定说这番话。

  安亦雅心事重重,也没注意到墨池这番话里有何不对,只当她是一番劝慰之语,也未多想,只忧心忡忡的点了点头。

  寸府所在的延康坊离安府所在的布政坊只隔了两个坊,马车出了布政坊,很快便到了寸府。

  照长安城的风俗,去世的人应该在家停放七天,过了头七魂魄归位后再下葬。

  但七夕那天身亡的女眷都算是横死,加之七月的天气已经很燥热,因此那日枉死的大部分女眷在二三天后便安葬了。

  寸祭酒认为礼不可废、俗不可废,坚持寸夫人过完头七再下葬,今日便是寸夫人下葬的日子。

  进了安府,安亦雅和墨池上了香、烧了纸,寸朝雨忙着招呼客人,她二人便随着婢女去了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