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_作者:於戏左读(139)

2018-01-13 於戏左读

  聂渊的心腹,聂渊的班底。

  春暖花开的时候,拓跋钰果然率军来袭,可他和她的军队,都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阵法里。那是聂渊带着他的班底,在数九寒天中,日夜不分摆出来的阵法。不为杀敌,只为困。

  他困了拓跋钰的军队一天一夜,等阵破出来时,传来寒水关要破的消息。不顾大军疲惫,便急忙回去。在离寒水关不到二十里的地方,中了聂渊的埋伏,大军损失十之六七。拓跋钰以为这是聂渊的陷阱,但也是只是到此为止了。

  先是用阵法困住自己大军,疲敌,再放出消息说已经攻下了寒水关,让自己以为聂渊用阵法困住自己是为了攻关。其实不是,聂渊带领军队在这里以逸待劳是为了吃掉自己的军队,事实上,聂渊成功了。

  拓跋钰懊恼,不该轻敌。可他没料到,聂渊的目的还没有达成。

  穷寇莫追,聂渊是没有追,可是也没有放过拓跋钰的大军。

  在寒水关外,他偷偷安排了两千军士,这些军士,跟着这个平日里一身道袍的少年,战场上银甲白马的少帅。趁寒水关将领开城门迎接败仗的拓跋钰时,一股攻城。

  千军万马里,只取上将首级。有时候取人首级反倒更简单些,活捉才是困难重重,别说是北容第一武士拓跋钰了。可是,这个十四岁的少年,仿佛一把出刃的利剑,稳稳地架在了拓跋钰的肩头,使他动弹不得。

  寒水关已经攻下还没完全接收的时候,他让军士和他换上北容的军服,打晕拓跋钰,来到了寒川关前。以寒水关破,拓跋钰受伤的名头,哄开了寒川关的门。饶是那守将再细心,把人放竹篮里垂下城来,看看是否有误,看到的是他们受了重伤的元帅,还怎么能不开关放人?

  寒川关也被破了。

  最后的寒江关,也破的迅速。聂渊兵不血刃,用昏迷的拓跋钰换了最后的寒江关。

  至此,北容用了两个月才打下的三关,在用兵如神的聂渊手下五天六夜全都收复。快到不可思议,此事一出,震惊朝野。

  聂渊,这个十四岁的少年深深震撼住了每一个在朝的官员和武将,在他没来之前,朝廷里正在“战”还是“和”这个问题上摇摆不定,文官主和,武将主站。但是天平永远在朝文官那边偏移。

  皇帝老了,没了年轻时的果断大胆,朝中本来就因为十年前的七王之乱大伤元气,七王如今尚有余孽,他实在没有兵力与金钱去打这场战争。

  丢失领土他比谁都不愿意看到,然而,攘外必先安内。

  聂渊的出现,让这个老皇帝是十分震惊且喜悦的,但狂喜之余,他却觉得寒意从脊背徐徐升起。

  聂渊,才十四岁啊!

  后来反复研究聂渊用兵的沐清明和远在北容的拓跋钰深知,这短短的五天六夜的成功是聂渊用两个多月的日夜换来的。

  两个多月,聂渊没有一天休息。他白天组织民工修城墙,军士训练。晚上出去观察地形,摸清敌人虚实,在城门口摆阵。他把拓跋钰和三关守关将领的性格心思用兵估计地分豪不差。以绝对缜密理性的计划一步一步诱敌深入,才有了后面的胜利。

  如果没有后来的事,那么一切,风景正好。

  ☆、64.聂渊

  沐清明此时正和拓跋钰的弟弟拓跋瑞结下了死仇,斗得水深火热。事实上,是沐清明玩得很开心。

  每次回忆往事的时候,沐清明总是心痛屈辱的。

  他是自负的,就是这份自负,使他失去了双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屈辱。

  土城这里出了一把千年前的落凤琴传说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琴,引得天下才子纷纷而至。沐清明知道这是拓跋瑞的诡计,想诱他过去。本来,没准备搭理的。但是,他听闻了聂渊这个人,好奇,由心中而起。

  他想看看,这个用兵如神,多智近妖的聂渊少帅,洛舒道长。

  他到土城的时候,已经是三月春风的时候,但土城依旧寒冷无比。那时坐镇土城的是聂渊的父亲聂宁,他对到来的王孙贵族照顾地十分周到精致。沐清明仔细回忆那张戍边大将的脸,十分俊秀但是异常胆怯,对待他们诚惶诚恐,一点也没有武者征战沙场的煞气。聂渊的父亲应该是个读书人,不应该是武将,还是戍边大将。

  当他提出要见聂渊时,聂渊正在寒江关布置守关的军防。回来已经是好几天后的事了。

  聂渊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善他们的伙食,他没回来之前,这些外来的王孙贵族过得是山珍海味的生活,他回来后,他们的桌子再无半点荤腥,都是白膜加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