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谋之徽京旧事_作者:奕浅(38)

2018-01-09 奕浅

  “同情心是这世上最好利用的东西,尤其是她这种已经感受过困苦跟折磨的人,只要稍加引导,她就会更放心地听我的安排,不会有多余的顾虑。”玄旻转身问道,“唐府那里什么动静?”

  “唐风青派去建邺的人已经被截杀,我们的人也一直暗中保护着蔡御史命人送回建邺的奏折,不出意外,这次康王的罪是逃不脱了。”

  “建邺的情况呢?”

  “太子被靖王缠得焦头烂额,如果齐济的事被再捅出来,他不见得有精力襄助康王,不过也难说他们从来沆瀣一气,这次会倾力相助。”

  玄旻冷笑道:“阿闻,你还是没能相信在这个世上,有些人只有恶,没有善。”

  闻说垂首,并未给出玄旻任何回应。

  玄旻对此也并不在意,吩咐闻说继续小心观察之后便信步离开。

  三日后,中朝同时获得玄旻与蔡襄送回的奏报,一个所报内容平淡无奇,不过例行公事,将齐济地方的情况简述一遍;一个则直接揭发齐济梁商与康王私通走私贩卖军火的事实,引得举朝震惊。

  当其时,因为先前连接皇宫与靖王府的复桥坍塌一事,靖王与太子一党已僵持许久,在多番调查下,除了在修葺复桥中暴露的偷工减料一事,还牵连出其他地方的中饱私囊情况,工部由此被推至风口浪尖。

  工部虽不在太子景棠直接管辖范围内,但工部尚书曹伟却与景棠关系密切,曹伟又是工部员外郎曹星平的堂叔,如此情况必定引人遐想,有关复桥坍塌之事也就似乎不那么简单了。

  景棠尚未将建邺内的事摆平就惊闻蔡襄检举景杭一事,自然十分恼怒,正想着如何从中抽身,不料景杭此时还敢登太子府,他虽气得不想相见,却也不能将人拒之门外,这就让人传了景杭进来。

  景杭才进了书房门,方才将门关上,还未将额上的细汗擦去就听景棠厉声诘责道:“你到底是怎么办事的?怎么会让蔡襄拿到那些东西!”

  景杭如今同样又急又恼却又无可奈何,想起方才朝会上今上与西雍的模样,他背后又沁了层冷汗出来,却只得恨恨道:“我没料到唐风青这个老狐狸居然将每一次的账目都记了下来。他倒是有防人之心,就不想这账本落去了别人手里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光是账目也就罢了,你怎么还会给他盖了印信的手书?这种东西你都敢放出去,不是授人以柄是什么?”景棠怒斥道,“简直自寻死路。”

  景杭深知自己大意,眼下也不是追究这些的时候,蔡襄的为人他们都很清楚,真要让那中正的蔡御史回到建邺将证据交给今上,他必定难道罪责,便向景棠告饶求情道:“大哥救我。”

  景棠道他不成器,现今他忙着应付西雍在暗处使的坏,急于将自己跟工部、跟复桥坍塌一事撇清关系,并没有多大心思再去考虑其他,只得敷衍道:“容我再想想办法。”

  听出景棠对自己的搪塞,景杭也知这兄长必然靠不住,既然求饶不成,他便威胁道:“大哥可别忘了,以往那些事可不是我一个人牵涉其中,说到底,我也不过是个替人办事的,好处不是我怕一个人拿,东西到了谁手上大家都心知肚明。”

  但闻景杭这番言辞,景棠登时怒道:“你这是要我出面帮你把一切都扛下来?”

  “臣弟不敢。”景杭拱手,脸色却已极不好看,盯着景棠的目光也大有鱼死网破的意思,道,“臣弟只希望大哥看在咱们一母同胞的份上,替臣弟想办法过了这一关,也不负母后这些年来对咱们兄弟俩的期望,更望大哥别让臣弟这些年来的一腔忠诚付之东流。”

  此间分明掀起暗涌,在景棠与景杭之间蓄势待发,然而书房内的沉寂暂时将就要爆发的情绪压制住,景棠也在深长一记呼吸之后安抚道:“你我手足情深,我自然不会丢下你不管。只是现在不宜轻举妄动,建邺城里你三哥一直盯着我,就等着抓我错处,我也自顾不暇。至于外头,你该庆幸这次六弟没查出什么来,否则情况更加棘手。”

  “大哥的意思是可以找六弟?他会有什么能耐?”景杭不以为意道。

  “至少他身在齐济,比你我都要清楚当地的情况……”

  “大哥可别忘了当年你与他当庭争夺灵徽公主的事。”景杭略不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