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为谋之徽京旧事_作者:奕浅(39)

2018-01-09 奕浅

  “所以这件事只有你自己出面,毕竟你与他并无交恶,虽然日常往来得少一些,也不至于对你这个做兄长的置之不理,总是比那西雍好说话许多。”景棠耐心劝道,见景杭已有动容之色,他便继续引导,“这样,趁着蔡襄还没回建邺,你立刻修书再派亲信带些必要的见面礼赶去齐济见六弟,言辞放软和一些,将齐济那里的情况都问清楚了,再让他想办法去蔡襄那里打探打探,知己知彼,咱们也好从长计议,总比现在这没头没脑地胡乱猜想要好上许多。”

  景杭思量之下,觉得此法可行,便与景棠道:“方才是臣弟心急了,有冒犯大哥的地方,还请大哥原谅。”

  景棠笑道:“兄弟之间何必说这些,未免夜长梦多,你快回去给六弟写信,我也再替你想想周旋之法,务必将你保下来。”

  景杭闻言不免感激涕零,这就辞别了景棠匆匆赶回自己府邸去了。

  ☆、第四章 掷饵浊世间 愿者自上钩(二)

  然而出乎景杭意料的是他派去齐济的亲信才离开建邺没多久就被人拦阻,而指使之人正是太子景棠。

  景杭无奈之下入宫请求皇后相助,却不想景棠先他一步已向皇后“交代”了一切。面对皇后的指责,景杭无力辩驳,更无从将景棠拖下水,毕竟景棠已将“教弟无方”的罪名扛担了下来,也说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景杭的保护,不忍心景杭的事被揭发才不得已为他遮掩进行袒护。

  皇后也不想见到爱子受难,然而自己身为后宫女眷不得干政,思量之后,她去求见了太后,在太后面前一番哭诉,将景杭的行为都归类为一时糊涂,请求太后向今上求情。

  今上前来看望太后时,恰好看见皇后梨花带雨地跪在太后跟前,询问之下才知皇后是为景杭的事来的。今上顿时龙颜大变,将皇后狠狠斥责了一番,吓得那一国之母再不敢多说半句,唯唯诺诺地就此退下。

  太后见此情景也不过稍加安慰,反而在皇后告退之后问起玄旻的近况。今上简单回答,却暗中对玄旻的办事能力表示失望,毕竟从齐济送回的巡查表里所记录的都是无关痛痒的内容,还不及蔡襄半道遇见的这桩事来得轰动。

  一旦说起这次的军火走私事件,今上才好转的脸色便又沉了下来,与太后说来说去就从景杭说到了景棠身上,也表示出了对这位当朝储的忧虑——建邺城中近来的诸事矛头也大多指向东宫,又怎能不令人对景棠的品行产生顾虑。

  景棠是中宫嫡出,能够成为储君是受祖制规定,但举朝上下都十分清楚,今上最宠爱的是靖王西雍,一直以来也对西雍多加关爱提携,这才造成了靖王与太子分庭抗礼的局面,又因今上纵观全局,始终保持着朝中势力的平衡,所以至今相安无事。但此次复桥事件连同齐济走私案的揭露,正将众人维持的表面平和逐渐打破,难免令今上忧心不已。

  太后倒是不介意看景棠与西雍争斗,却是今上对玄旻的态度令她难安。原本齐济巡查是个给玄旻展露头角的机会,不想玄旻并没有把握住这次时机,到底让她深感遗憾。但眼见中朝即将有一番情势变化,也就能转移众人注意力,对玄旻而言并不是坏事。

  事实也正如太后所料,蔡襄在递交了奏折之后飞速赶回建邺,亲自将从唐风青那里得来的账本与手书交到今上面前,也就坐实了景杭与梁商勾结走私军火的罪名。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蔡襄呈列走私罪证的同时,调查复桥一事的官员也有了最新的案情进展——康王暗通工部员外郎曹星平在修葺复桥的材料中动了手脚,甚至暗中伙同工部尚书曹伟在多起修缮项目中克扣钱款,中饱私囊,有手信为证。

  景杭深知那些事过去都是景棠在暗中策划,所得的大部分钱款也都在景棠手中。现今景棠是被西雍盯得太紧而无法脱身,又见齐济的脏水都泼在了他身上,这才顺水推舟,索性将过去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一并推给了他,甚至不不惜牺牲曹伟来撇清自己的关系,这一招弃车保帅做得委实绝情。

  景杭由此勃然大怒,当庭将景棠痛骂一番,言辞激烈可谓狡兔死走狗烹。然而景棠却表现得痛心疾首,在景杭责骂结束之后道:“你我兄弟,我自然不愿见你越陷越深。当日我也劝说过你,怎料你为了掩饰罪行居然还想串通六弟,写了手信让亲信带去齐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