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如果赵家闺女的性情容貌,堪与大嫂的贤淑清丽比拟的话,倒是可以考虑考虑……只是,唉!天底下哪来第二个“吕文绣”呀!庄逸内心暗自惋叹。
当然,赵小姐最后也难逃被打回票的命运。
庄二少爷眼高于顶,张家闺女他不爱,李家千金他也嫌。一干媒婆说得口干舌燥,跑得人疲腿酸,只好跟他打个商量,请二少爷给个择偶标准,她们也好“按图索骥”,有个依循的准绳。
为了让这些”三姑六婆知难而退,庄逸毫不客气地订定超高标准——
未来的庄府二少奶奶,必须貌赛王蔷,才比文姬;识丹青绘画,懂丝竹音律,
在妇德方面,要服膺汉代班昭《女诫》七篇中的“卑弱”、“敬顺”、“屈从”……等行为规范,但,可也不能太呆板,没有一点生活情趣。
媒婆们全都傻眼!
照庄逸开出的条件评估,这位姑娘简直堪称“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见”了!
不过,看在“大红包”的份上,媒婆们依然前仆后继、打死不退,日夜追着庄二少爷提亲说媒……
庄逸不堪其扰,难怪他要大叹一失“言”成千古恨,祸从口出了!
庄府晚膳餐桌上
“唉!”今晚开饭后,庄逸第九次的长叹。
一向冷肃的庄严只淡淡地扫了他一眼,又埋头继续享用美味的晚餐,一副事不关己的酷模样,气得庄逸牙痒痒。
真是太没手足之情,一点也不关心他这惟一的胞弟。反倒是温婉敦厚的大嫂,满脸关注神情轻问:
“小叔,今晚怎地叹气连连,有什么烦心事吗?”
自从吕文绣与庄严成亲后,大醋桶庄严就不准妻子再亲热地叫庄逸为“阿逸”,要她屈从礼教,称丈夫的弟弟为“小叔”。并且命令庄逸,不得“阿绣长、阿绣短”没大没小地昵呼,必须尊称吕文绣为“大嫂”。
吕文绣是个奉持“温良恭俭让”传统妇德的女子,自然惟夫命是从。但天性叛逆的庄逸,可就没那么听话啦!高兴时,听他满嘴“大嫂、大嫂”恭敬地喊;一旦心情不佳,他偏喜欢杠上庄严,故意“阿绣、阿绣”亲昵地叫,气得庄严吹胡瞪眼,却也拿这玩世不恭的宝贝弟弟没辙!
“阿绣,别理他。从蝶舞山庄回来后,他哪一天不是长吁短叹,我早就见怪不怪了。”庄严抢在庄逸开口前先回答。
他就是看不得妻子对自己以外的男人好,哪怕此人是她的“小叔”都不行。
大醋桶!庄逸心中暗损老哥一句,又故意装出可怜兮兮的模样,博取大嫂同情:
“大嫂,你都不知道,最近我可被那些三姑六婆烦死了。”
“活该!谁教你眼睛长在头顶上,早点决定娶哪家闺秀,把亲事定下来,不就没事了吗?”不等妻子回答,庄严又发表高见。
“五十步笑百步。别忘了当初若不是遇上大嫂,你自己还不是眼界超高,谁也看不上眼。跟你比起来,我算是小巫见大巫。”庄逸反唇相讥。
庄氏兄弟斗嘴抬杠,在庄府早是司空见惯的家常便饭,不足为奇。
“你……”庄严正待再反击。
“好了,”吕文绣温柔地以眼神劝止丈夫,不让兄弟俩再舌战下去。不叔,既然你被缠烦了,何不离开南京一段时间,暂时避避那些媒人呢?”她替庄逸出了个主意。
“这……对喔!”庄逸一拍脑门子,怪叫道:“我怎么就没想到‘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这一招呢!”
说到这儿,他又要怪到庄严头上去了。
庄逸生长在豪富之家,自幼吃穿不愁,庄家偌大的产业又有精明能干的大哥一手管理,他天生好命,好像生下来就是要来享福似地。
所以,二十几年来,庄逸一直闲散惯了,成天“不务正业”,跟着一伙知交四处遨游。讲白一点,他只负责吃喝玩乐,根本从没想过要替庄严分担一些责任。
直到三年前,庄严因故与吕文绣分离一年多,那段日子庄严颓丧不振,几至无心管理庄家事业,庄逸才不得不收敛玩性,乖乖呆在家中帮忙挑起担子,照看庄家遍及全国各地的生意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