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189)

2018-01-06 悠南桑

  刚夹起一只芙蓉虾还未送到口中,手肘就被人撞了下,幸而虾子未落在裳裙上。

  “华琬,你可有发现,北梁二皇子很中意咱们制的首饰。”吴婵兰目光直勾勾地盯着高大俊朗的严天修。

  吴婵兰已经厚颜无耻地将华琬的功劳据为己有了,于她而言,竞艺的名帖花笺上,她的名字可在华琬之前。

  听到吴婵兰这般说,华琬才发现北梁二皇子严天修一直站在金顶冠前,那姿态似要将金冠上镶嵌了多少颗宝石都数清楚。

  有人欣赏是对她的认可,华琬‘嗯’一声,重新夹起一只芙蓉虾放在自己碗碟。

  吴婵兰一撇嘴,愈发觉得华琬无趣,本来还打算看在华琬技艺的份上给她几分薄面的。

  华琬食不知味地嚼着山珍海味,忽然一道黑影压过来,华琬吓一跳,抬头见是严天修,近前才发现,北梁二皇子生的比‘甄大人’还要高。

  “还不快起来向二皇子见礼!”

  吴婵兰重重地扯华琬袖衫,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恰好掐到华琬一块肉,痛得华琬五官皱作一团。

  严天修朝吴婵兰摆摆手,目光落在华琬面庞上,“金顶冠是谁制的?”

  华琬寻思有吴院使和罗坊主在,犯不着她回答,继续盯住一处发怔,吴婵兰却迫不及待地往前走一步,舔了舔嘴唇,厚了脸皮说道:“金冠是下官四人一起制的。”

  罗坊主皱眉,欲阻止吴婵兰胡说八道,严天修却先反问道:“你确定没有记差了?我见这金丝编缀几乎无焊点,抛去掐丝镶嵌不论,金丝编缀必定是某位匠师单独完成的。”

  罗坊主羞愧难当,北梁的工巧技艺虽逊于新宋,可既然其皇族都为了工巧之事来了,事前必定做足了准备,吴婵兰却撒谎瞒骗其皇族,还叫人当场揭穿。

  罗坊主躬了躬身,将华琬牵上前,“金顶冠与凤环上的金丝编缀,皆出自凝光院华匠师之手。”

  听言严天修满意地点头,毫不扭捏地直言道:“某佩服,今次某亦带了北梁匠师进京,还请华匠师将花丝工艺,传授我北梁匠师。”

  华琬和罗坊主面面相觑,花丝工艺中的金丝编织可谓是凝光院的关门技法,待六院竞艺后,若皇上不下旨,她们甚至不一定教文思院,同族都不舍得教,何况北梁这外族。

  “回殿下话,在新宋国内,万事万物皆是皇上的,便连六院匠师的技艺亦皆归皇上所有,技艺能否传授,下官实是做不得主。”罗坊主垂首恭敬道。

  “我去向睿宗帝要恩准,待恩准下来,还请华匠师不要藏着掖着,若学不成,这技艺我们可要抢到北梁去。”严天修余光见赵允旻朝这走来了,主动饮尽杯中酒以示尊敬,爽朗大笑离开。

  罗坊主蹙眉低声与华琬道:“这北梁皇族说话竟那般蛮横,半点不知礼数,莫要理会他,阿琬?”

  罗坊主发现华琬从先才进殿就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这会儿眼睛又愣愣地望着一处,怕是未听见她说话了。

  罗坊主顺着华琬目光望去,原来在看朝她们走来的大皇子,仔细瞧,其实大皇子的容貌要远胜旁人,终是天上有地上无的,只不知为何却半点不张扬,亦不显眼。

  第127章 唱名

  “下官见过大皇子。”吴院使、罗坊主、吴婵兰三人齐齐拜下,仍唯有华琬杵在原地。

  赵允旻与华琬相互望着,一直能从彼此的眼睛看到心里,更何况赵允旻丝毫未掩饰他的歉意,除此外,还有唯华琬能感受到的悲伤。

  罗坊主在替华琬的失态向大皇子道歉。

  “不妨事。”赵允旻请罗坊主等人起身,“凝光院制的两件首饰很美,我十分喜欢,想来北梁等国的使臣都留心了,只不知先才北梁皇子可有为难你们。”

  “下官谢殿下关心,北梁皇子要华匠师传授金顶冠用到的花丝工艺,下官未敢答应,言要由皇上定夺。”罗坊主如实回道。

  “你回的很好,此工艺乃我们新宋国瑰宝,岂能随意传授了。”赵允旻端起百竹纹青玉酒盏,朝吴院使和罗坊主示意,又深深看了华琬一眼,仰首一饮而尽,“希望凝光院今次能夺得六院之首。”

  “下官谢大皇子吉言。”

  大皇子微欠身回到上席。

  吴婵兰未饮酒目光却迷离起来,捏着唱腔低喃道:“之前我怎就未发觉大皇子也生的如此好看,不经意从远处走来,竟就将旁人比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