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206)

2018-01-06 悠南桑

  华琬听的入神,偏又听不清唱词,颦眉问道:“殿下,她们在唱什么?”

  赵允旻略略一听,“归云一去无踪迹,何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

  “哎,不知是何人所作,这般怆然。”词曲皆催人泪下,华琬叹气摇头。

  “这位作词人生性放荡不羁,终日流连烟花之地,若他能看开世俗名利也罢,至少能活得轻松肆意,可惜了,半生穷困潦倒,郁郁不得志。”

  赵允旻不知从哪儿变出一柄青竹折扇在手里摇着,“此人还有一首词,‘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十年前甚为有名,不知阿琬可曾听过?”

  赵允旻今日一袭银白直缀,摇扇间对月谈词,风姿气度比之寻常书生雅士更加潇洒风流,比之富家贵胄又多了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气息。

  华琬一时看愣了神,与赵允旻对视半晌,才羞涩地将脸挪开,险些儿忘记回答殿下,“听过,‘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殿下,词人照理是极有才华了,为何会屡试不中,现在词人怎样了呢。”

  “因为词人得罪了睿宗帝,”赵允旻神色淡然,“在我被送往北梁的八年里,他已经辞世。”

  “啊……”华琬柳烟眉都快拧成一条直线了。

  风起,汴河上一圈圈波纹与画舫激起的涟漪相碰。

  赵允旻担心河风凉,牵了华琬回四角亭,他特意在四角亭备了身氅衣,正好与华琬穿上。

  到了亭内,赵允旻见华琬面上忧色未散,遂抬手揉了揉华琬眉心,又将先才剥的松籽递了颗到华琬唇边,华琬啊呜一口含下,险些咬到赵允旻手指,赵允旻也不肯躲开。

  松籽的酥香味儿自舌尖蔓延至心底,华琬神情一下放松了。

  “阿琬别总听哀怨的,别处还有人在弹琵琶,倒有几分意趣。”

  赵允旻指向某一处,华琬顺着望去,太远了,只能勉勉强强听见,欣赏不得。

  华琬敬佩地看着赵允旻,她真觉得殿下很厉害,不但长的好,功夫好,又聪明,就连听觉也比她强许多,跟外头传的完全不同,她是打心眼里以殿下为荣。

  二人重新回到船舷,赵允旻正要吩咐画舫朝有琵琶声的方向行去,画舫上忽然多出一人。

  辰风见主子与华琬黏在一块儿,犹豫了一瞬,还是朝二人走来。

  辰风救过华琬,故华琬对辰风很熟悉,主动向辰风招呼后,傻乎乎地站在赵允旻身边。

  辰风抬起头,欲言又止,赵允旻将华琬牵到身边,“有什么事尽管说,阿琬是自己人。”

  华琬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就往四角亭里跑,赵允旻将其拦下,“没关系……”

  华琬机灵时竟也是滑不丢手的,赵允旻愣是未拦住。

  辰风心下好笑,知晓华娘子以后定会成为他的半个主子了。

  辰风躬身道:“主子,张贵妃的长兄张承安亦在汴河上游画舫,张承安带了十三名新科进士,卢小郎在画舫上。”

  “好,画舫是哪一只。”赵允旻颌首问道。

  卢小郎是前户部侍郎的嫡孙,卢侍郎早在七年期就辞去官职,归隐田园。

  其实卢侍郎与甄家交情一般,但卢小郎是赵允旻旧友,赵允旻五岁时从毒蛇口中救过卢小郎一命,卢小郎除了对赵允旻心怀感激外,亦一直隐隐崇拜,二人乃真正的总角之交。

  赵允旻回京后,知晓卢小郎一直在太学念书,寻到合适机会,与其联系上了。

  赵允旻目光投向辰风遥指的那艘画舫,还真是富丽堂皇,三层亭台,船檐上一溜的琉璃宫灯,屋檐花窗上悬垂了红绡青绸,丝竹鼓乐声此起彼伏,亭子前还搭了莲台供舞伶跳舞。

  仔细听了几句词,赵允旻眯起眼睛,下午他在苍松堂时,宫内有人递消息与他,言张贵妃命内侍至紫露殿传唤他,听闻他不在宫中,很生气。

  第139章 天籁

  湖面上画舫倒影斑斓,辰风指出画舫位置,又说道:“主子,除了卢小郎外,华娘子的表哥李仲仁亦在画舫上。”

  “哦?”赵允旻神情变得严肃,略略思索,颌首道:“我知道了,你继续看着张承安。”

  “是,主子。”

  辰风退下后赵允旻未立即回四角亭寻华琬,独自在船舷小站片刻,张贵妃和张承安按捺了许多年,现在好不容易看到希望,就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