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簪录_作者:悠南桑(247)

2018-01-06 悠南桑

  华琬决定早些洗漱歇息,这几日她要忙萃音阁和宸阳殿的几件首饰。

  ……

  转眼三日过去,华琬不再理会林馨,沉下心来很快制好了萃音阁要的耳铛、簪子、步摇。

  可制好了也不能送进宫,因为张贵妃要先看云清公主的宝瓶步摇,故为了两边不得罪,华琬必须将两处首饰一道完成,再于同日送入宫了。

  华琬按揉眉心,萃音阁首饰容易,而张贵妃那句‘随意制两件’就难了,看似随和,实际既未说何首饰,又不定花样,是在为难人。

  华琬想起张贵妃不阴不阳的说话腔调,脊背都发凉。

  华琬正思量,辛苍拿着她为国子监祭酒府夫人画的梳背花样到华琬身边。

  “华娘子,祭酒夫人定的金梳背,除了金材,还有七颗宝石、一块白玉,辛芜制嵌宝梳背,要用去五颗宝石,剩下两颗宝石、一块玉,我想不出合适花样子,一直犹豫是否将玉切开。”辛苍苦恼地说道。

  华琬对张贵妃的首饰一时没思路,干脆放下手中事情帮辛苍。

  华琬用丝绢托起白玉,纹路细腻,质地清透,是块好玉,但一指长半寸宽三分厚的尺寸用在梳背上确实为难,无怪辛苍会想将白玉分了。

  华琬想了想,笑道:“国子监祭酒府是耽美书斋,性清雅高洁,而君子比德如玉,分玉于祭酒夫人而言怕是不喜,辛苍你正好有雕玉的本事,可以制金镶玉梳背,梳背长两寸,中间是折纸枇杷叶纹玉玲珑,两侧再点缀剩下的两颗蓝宝石,色虽凉,但清幽且有意境,你觉得可行?”

  辛苍在北梁当匠师时主学玉石雕,琢玉的灵性和花样变化虽不及华琬,但娴熟手法不逊于凝光院琢石坊的匠师。

  “枇杷?”辛苍满眼疑惑,显然不知枇杷为何物。

  华琬笑道:“又名卢橘,‘梦绕吴山却月廊,杨梅卢橘犹觉香’,辛苍可曾听过?”

  辛苍很惊艳,“北梁没有,但我听商队提起过。”

  华琬用炭笔在白藤纸上勾出枇杷枝叶,叶身修长,叶边弧却圆润,“枇杷有好寓意,但在首饰纹样里用的少。”

  辛苍很兴奋,“梳背两侧我再刻两柄相背的折扇衬托蓝宝石。”

  华琬眼睛一亮,“好主意。”

  “谢谢华娘子,我去制金镶玉梳背了。”辛苍欢喜地回到桌案前,开始在白玉上勾线。

  华琬则由辛苍提到的折扇得到灵感。

  正逢初夏,扇形正应景,前儿她去庆国公府做客时,就有不少女娘手中拿着团扇或嵌羽折扇,好不优雅。

  而张贵妃不说要什么首饰,其实意味着张贵妃甚也不缺,她再制那些常见的簪子、镯子,哪怕是花丝制出的新颖花样,张贵妃也不一定满意。

  既如此她干脆制掩鬓,掩鬓不常见,平日能见到的掩鬓又皆是凤样,今次她可以跳出约定俗成的东西,制柄双折扇掩鬓。

  掩鬓第一柄折扇用花丝技法,不过非完全编缀,而是先掐丝做折扇轮廓,再将金丝或编缀或平填,在轮廓中成牡丹纹,第二柄折扇会被挡去三分一,刻出寻常细褶便可。

  除了掩鬓,再添一副嵌绿宝石花丝折扇耳铛。

  拿定主意,华琬立即请婢子至铸造坊领金料子,制完要进宫交差了。

  第168章 满意

  制首饰华琬得心应手,扇面掩鬓和扇状耳铛亦是三日完成。

  华琬请少府监向宫里递消息,若张贵妃忘记看云清公主宝瓶步摇一事,她就不必亲自进宫,只将首饰分别交与宸阳殿和萃音阁的宫婢即可。

  可惜如意算盘打不响,张贵妃牢牢记着,更令华琬次日上午就进宫。

  华琬将首饰一件件地装进嵌贝雕花锦匣,送往宸阳殿的锦匣上雕赶花彩蝶,萃音阁的锦匣是缠枝莲花,明日进宫前她还会开匣仔细检查。

  回到厢房,看到林馨仍旧暮沉着脸地坐在藤椅上。

  这些时日林馨总说些不中听的话,华琬沉默地自林馨身前走过。

  “阿琬。”林馨悲愤地喊一声,“我今日去寻你表哥了。”

  华琬很惊讶,林馨胆子也忒大了,私下去寻郎君,纵是没发生什么,叫人瞧见传开了去该如何是好?

  “你同表哥说什么了,这事还有旁人知道吗?”华琬担心地问道。

  林馨情绪压不下来,“我还能与李仲仁说什么,见到李仲仁我都没开口呢,李仲仁便说了极伤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