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你当真觉得我可以做到吗?”楚南微蹙眉头,眼里浮起一丝迷茫。峥嵘微微一笑,神情里充满笃定:“殿下,你是大蜀唯一的储君,自那一日你在殿上自请前往郑国为质子之时,我便知道殿下会是那个可以改变蜀国命运之人。殿下不必觉得迷茫,因为殿下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大蜀子民站在身后支持着,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陪伴在殿下身边,与殿下一同面对。”
这短短几句话,如一缕春风般吹散了楚南心头最后的疑惑,他坚定地点点头,说道:“峥嵘,就请你为我更衣吧。”
这一次,峥嵘没有再回避。她看着楚南解下身上的素色外袍,将那件玄青色金丝掐边锦袍散开,服侍楚南穿上,取来墨色嵌白玉束带系在楚南腰上,铜镜中那容颜清俊的少年在锦衣华服的衬托下平添了几分贵气。峥嵘将一枚蓝宝石鎏金发冠戴上楚南的发髻,细细整理着衣襟,楚南看着低眉站于自己身前的峥嵘,动容地握住她的手,低声说道:“峥嵘,你会随我一同回大蜀吗?”
峥嵘借着整理发冠的由头不露声色的将手抽出,笑着说道:“我是殿下的女官,自然要随殿下回大蜀的。”
“那你便与我一同去见陛下吧,有你在,我才能真正安心。”楚南深情地望着她说道。峥嵘避开那道炙热的目光,点点头说道:“李公公还在外头侯着,再耽误下去恐叫他起疑,咱们快些过去吧。”
主厅之上,李自忠正在满公公的陪伴下饮茶闲聊,满公公自然知道怎么寻话头拖延时间,李自忠倒未察觉出什么异样。看见楚南走出,李自忠忙站起来行礼,楚南说道:“叫公公久侯了,有劳公公在前面带路。”
前些日子甚少理会朝政的宣远帝这段时间又开始每日上朝听取百官上奏,宫里都说宣远帝是服用了天辰子法师的仙药,返老还童,精力更甚从前,才会如此勤于政事。峥嵘自是不相信这世间有什么仙药,自万寿宴之后,她亦是头一次见到宣远帝,只见那身着明黄龙袍的天子端坐龙椅之上,红光满面,双目烔烔,原本华发早生的鬓角亦已变得漆黑,当真如传说中所说的那样,似乎回到了壮年之时。
楚南跪地行礼,高呼万岁,宣远帝抬手示意他平身,叹气一声说道:“朕在得到消息之时,也是吃了一惊,人有旦夕祸福,七皇子不必惊慌,大郑自然会助你平安回到蜀地。”
☆、第二百零七章 博弈
楚南还记得峥嵘曾经说过要敛收锋芒,唯有如此才能让宣远帝放心。所以面对宣远帝的安慰,楚南佯装出一幅感激涕零的模样,拱手说道:“陛下对大蜀的恩德,楚南铭记于心,得陛下此言,楚南还有何有畏惧。”
如此才是一个稚子该有的反应,宣远帝很是受用,满意地点点头:“既然如此,你便早些回去准备,朕自会安排人马,五日后起程护送你回蜀地。”
“臣叩谢陛下大恩!”楚南跪地呼道。峥嵘也在他身后跪下,明明身着最普通的玄色女官服,但在这金碧辉煌的圣元殿上,清灵出尘的气质依旧那般引人注目。宣远帝视线一扫,停留在她身上,眼眸微眯,问道:“左大人可是也要回蜀国?”
堂堂圣元殿上,相识国事之际,宣远帝却关心起一个女官的去留,楚南心头蓦然一跳,但听峥嵘镇定地应道:“回皇上,臣自当追随楚南殿下。”
宣远帝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如此倒是可惜了。”
楚南一颗心如坠冰窖,他虽年幼,却也能听出宣远帝话语里的若有所指,叩地将话题岔开:“自臣来到郑国,陛下以礼相待,一视同仁,臣感激在心,无以为报,今后定当也会以陛下马首是瞻,以报陛下恩德!”
“好,很好。”宣远帝走下宝座,亲手将楚南扶起,“普天之下,本是一家,何需分你我,又何需分里外,你这份忠心,朕记下了。好生去吧,朕相信以你的能耐,将来必会有一番作为。”
“臣定不会陛下所托!”楚南恭顺地拱手说道,“臣叩别陛下,愿陛下千秋永世,荣盛不衰!”
☆、第二百零八章 密谋
“好一个荣盛不衰,哈哈哈哈!”宣远帝仰头大笑,挥手示意他们退下。楚南不敢久留,躬身退了出去,峥嵘走在后面,隐约感觉到背后那道灼热的目光,她定下心神,随楚南快步离开。宣远帝敛住笑容,不知不觉叹了一声,李自忠瞧出他的心意,凑过来说道:“陛下,奴才倒觉得这不是坏事。这左峥嵘既回了蜀国,陛下便以此将她与北静王的婚事取消了便可,届时再寻个由头将她召进宫来,岂不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