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年前一役后,重冥教众很少再有人出入此地,双月崖过去的辉煌依稀可以从山脚到山间的建筑上看得出来,但是因缺少人烟,加之曾经被血洗,导致这里总飘散着一股沉闷的肃杀之气。
江琉莹尚在昏迷,不知道自己回到了初到重冥教时的岛屿。而跟着来伺候的念寒亦是头一次登岛,显得十分紧张和害怕。
“不必担心,这里是重冥教曾经的总坛所在地,不论是规模还是房屋的豪华程度,比之玉竹峰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住在这里,可比玉竹峰舒服多了。”随行的刘嬷嬷和张嬷嬷一边对念寒解释,一面偷偷地掩面哭泣。
她们从小伺候白非夜,是已逝的老教主白秋寒的心腹,二人比起年幼的紫衫和紫衣来说,她们对白非夜是纯粹的长辈关爱,对双月崖更有着一种拂不去的深深的感情。
念寒似懂非懂,谨慎地跟着他们向山上走去。
山林之间挂着雾凇,每一棵树的树枝上都挂满了晶莹的冰晶,瞧上去煞是好看。几人越往上行,山间往来的人便渐渐多了起来。
这些人都穿着重冥教的教服,见着白非夜一干人等也不知行礼,看上去只是最底层的奴役。
念寒一开始还不明白他们在这里做什么,直到登上崖顶,见到巍峨的章台宫之后,才知道这些人一早就奉命在此休憩宫苑。
白非夜早已有了迁都回双月崖的念头。
“漂亮吧?”刘嬷嬷抹着眼泪对念寒道:“这里才是我重冥教的总坛啊!玉竹峰与此处相比,真是落了十七八个档次!”
“啊啊啊啊——”念寒显得十分激动,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恢弘大气的场景!
玉竹峰上院子大归大,但是毫无章法,看上去就像是匆忙之间建成的,而这里的殿宇错落有致,小到宫墙外的每一块砖都似是精心设计雕刻而成。
“在专业建造园林来说,以苏州为天下之最,这里便是由前朝皇帝,派一千苏工耗费三年时间才修建而成的海上行宫,南明亡国后,这里便被重冥教的创教祖师买下,成了我重冥世代总坛的所在地。”张嬷嬷面带骄傲,似乎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进去了。
闻讯而来的周子正见了白非夜,立刻便弯腰行礼,道:“属下参见教主。”
“周大哥不必多礼,里头可收拾齐整了?”白非夜道。
周子正颔首:“除了老教主曾住过的肃昭宫尚未打点,其他的已经可以居住了。”自从教中要务清点完毕后,他便带了百余人,专门负责双月崖顶行宫的修复事宜,如今月余过去,双月崖上已经番然一新。
“敢问教主,您这是……”周子正见了他怀中之人,虽然看不清她的面容,但身型似乎很熟悉,可他一时间却想不起在何处见过。
“去把明镜台收拾出来,以后便作为江姑娘的休憩之所。”白非夜淡淡说完,周子正的面色却变了好几番。
“江姑娘?江琉莹?”周子正陡然提高了音调。
“有何不妥吗?”白非夜瞪了他一眼。
“他可是罗……”
“罗玉桓已经死了,他所犯的过错,不必加在琉莹身上。”白非夜说完,不再理会他。他足尖轻点,向上跃起,片刻之后便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里。
江琉莹似乎是感觉到了腾空的身体,在睡梦中仍不自觉的攥紧了白非夜的衣襟,显得紧张不已。
白非夜为了避免她难受,以更快的速度向前飞掠而去,不多时,便到达了目的地,位于东西南北四宫最北边的宫殿——明镜台。
“啊啊啊——”念寒担心不已,紧跟着他的方向跑去,但是他不懂武功,哪里追得上他们?最后不得已,还是只能跟着周子正,去往行宫最北部。
明镜台一如其名,宫里一切陈设都极为简单,唯一的装点便是垂在横梁上,随风轻摆的雪白绢纱。床榻四周,有细密锦线织就而成的纱帐,纱帐垂在床的四面,柔软又美观,冬来保暖,夏来乘凉,处处透着匠心独运的设计,既不浮夸,又处处尽显奢华。
江琉莹便睡在铺满了裘皮的大床之上,四周还有下人备好的汤婆子,还不等它半凉,白非夜便会命人将其换上新的热水,人手不够的时候,自己亲自去换也是常有的事。等空闲了,他就一个人坐在床边,盯着江琉莹的脸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