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医女福满园_作者:晚晚(1097)

2018-01-06 晚晚

  “房屋的话,这边刚好前几天审结了一桩案子,收回了一些房屋,大小的话,是一个三进的院子。”杨春归想到前几天的案子,还是胡师爷帮忙才找到的线索,不禁增加了县衙的经济收入,还回收了一座房屋。

  “三进的话,也就差不多了,还能在院子内摆放一些长椅,冬日的话,可以在外边看书,也是很不错的。”杨如雪在后世的时候,最是羡慕那些冬日里,在阳光下看书的人们,可惜自己一直忙忙碌碌的。“对了,二哥,你说万一皇上知道了,会不会拨出更大的院落。”杨如雪好奇的温问道。

  “那我可说不准,我下午去府衙见一下王知府,这件事情少不了要和他通一下气,或许还能得到他的帮助。”杨春归想的比较周到,毕竟是大事,总要通知自己的上司。

  “嗯,二哥说的对。”杨如雪赞同杨春归的看法。杨如雪想到昨日遇到的三个少年,便对杨春归说道:“对了二哥,昨日我遇到了三位因囊中羞涩,无力买书的少年,我把你寒窗苦读时的书籍借给他们用了。”

  “嗯,能够帮助别人也是好事,妹妹就是从这件事情中得到的图书馆的启发吧?”杨春归听到杨如雪说把自己的书籍借出去,便想到杨如雪这个想法肯定是受这三个少年的启发。

  “是呢,我想着这样,会有更对的寒门子弟能够念书。”杨如雪是真的看到他们三人,才想到了后世的图书馆。

  第五百四十六章再去府州

  下午,杨春归回到县衙,对胡师爷说道:“胡师爷,麻烦你把前几天关于房屋买卖的案子收上来的房契给我拿一下。”

  胡师爷虽然疑惑县令大人现在怎么想起房契,不过还是依言去拿,过了片刻,胡师爷便把房契拿了过来。

  杨春归接过房契,看了看上面的地理位置,不算是闹区,并且那里比较僻静,适合读书,想了想便问道:“胡师爷,像这样的地契,我们县衙可有权利用作他用?”

  胡师爷想了想说道:“如果是公用,需要给府州报备。”

  “那怎么报备?是这边出一张证明?还是府州那边有自己的程序?”杨春归继续问道。

  “是府州的程序,大人只需带上地契便可。”胡师爷回答道。

  “嗯,多谢了,我这边有一个想法,我还需要和知府商议一下,如果可行,恐怕要用这个地契,不过我觉得王知府应该会答应。”杨春归高兴地说道。

  “不知的大人是否方便告知小的?”胡师爷很是好奇,于是便问道。

  “没什么不方便的,就是我想要建一座图书馆,就是有一个专门的建筑物,里面的书籍分类放好,有专人管理,学子可以借阅,最多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不能超多规定的数量。”杨春归把杨如雪说的又告知胡师爷。

  “大人,那将是大功一件啊。”胡师爷没有想到杨春归居然会有这么好的想法,看来,自己是跟对人了。之前总觉得杨春归年轻,既是再有前途,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可是现如今如果把这件事情做好,恐怕是功劳一件,到时总能出头。

  “大公不大公的我不知道,不过这倒是能够成全许许多多的贫寒的读书人。”杨春归没有想有多大的功劳,只是想着能够为自己县城的老百姓多谋福利。

  “行了,我拿着地契去府州走一趟,看看王知府的意见吧,你把需要去府州批复的公文也给我整理一下,我带着。”杨春归吩咐道。

  “大人稍等。”胡师爷说完,便去杨春归的办公桌上整理。

  杨春归拿着胡师爷整理好的公文,便快马加鞭的赶往府州。

  府州内,杨春归像之前以一样和王知府把一切公文签署,看到王知府不是特别忙,就对王知府说:“知府大人,想向您汇报一件事情。”

  “哦?什么事情?”王知府感兴趣的问道。

  这是府州专门为王知府劈出的书房,不用担心别人听到,杨春归就说道:“是这样的,我想要在县城内建立一座图书馆,就是有一个专门的建筑物,里面的书籍分类放好,有专人管理,学子可以借阅,最多不能超过规定的时间,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王知府你觉得如何”

  王知府听完杨春归说的,也能看出里面的功劳,同时也算是造福于寒门学子,沉吟了片刻,问道:“是你自己想出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