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宁天下_作者:小叉(506)

2017-12-29 小叉

  只是在外头那群人,为了个虚无缥缈的主祭之位而抢破脑袋的时候,这位却想着赤月的未来。

  一句“胸中沟壑”果然没有赞错。

  只是……

  “难道这就是‘小小’的亲王该cao心的事?”宋沃斜睨着李凤宁,就等着看她怎么回答。

  “这是,”李凤宁却突然笑了起来,那一瞬间风光霁月,清朗无比,“我想做的事。”

  宋沃看着一呆。

  她不由自主地朝连翰看去,却见她对面这位老大人满面含笑,微微摇头仿佛对着自家一个淘气的晚辈一样。

  “择日不如撞日,既然叫我碰见了宋侍中,总没有白白放过的道理。”李凤宁道,“横竖要查,不如几件并一道,也好互相印证。像燕州那些富庶的地方主要就是看田亩,若能寻到积年的老农刻印几本书著就更好了。至于……”

  这李凤宁娓娓而谈,竟是一副深思熟虑的模样,而宋沃到底政务娴熟,轻易地就被带了过去。

  只是……

  在偶尔的间歇,宋沃的目光不由得在李凤宁的脸上多留了一瞬。

  即便少不了年轻人的急功近利,但是比起她那些个“姐姐”……

  宋沃开始觉得,韩家丫头的建议其实也相当不错。

  第271章 想做皇帝吗

  李凤宁正坐在自家书案后,埋头在一堆书册卷宗里。

  其实在遇见孟溪的时候,李凤宁便朦朦胧胧有了一种想法。

  孟溪之母为凉州邺城附近盗匪所杀。孟溪为报母仇,想要造出一部可以从山崖底部汲水来浇灌山上田地的水车来。孟溪觉得只要有了别的活路,邺城就不会再赌石成风,那么被赌石之风吸引过来的盗匪自然也会越来越少。

  李凤宁不觉得一部水车就能成此大事,当这并不妨碍她由此发散开去。

  各地就有各地的不同。

  能养出健硕骏马的凉州,花上百倍的功夫也垦不出一片水稻田来。而在燕州论斤卖的散珠,运到糙原却成了可以呈给驲落汗的重礼。

  推想开去,像苗疆这种温暖cháo湿的地方,想来能长出各种花糙树木,不是能吃就是能入药。可中原地方大多数人只听过一个“瘴气多”的传闻。

  这何尝不是因为官道不畅,来往不便?

  而偌大的赤月,难道当真就找不到任何一种东西既能在邺城生长,又能卖出钱来?

  这又是一个所知不足的问题。

  殷六打小就在她耳边念叨,所谓“商机”,一看胆量,二却靠的是个“早知道”。

  做买卖的时候是这样,治国的时候难道就不是这样了吗?

  所以李凤宁想要重修《赤月堪舆图》。

  不只是量一量赤月有多大,不只是看一看赤月的山川河流长什么样,她想把各地的物产、气候、风俗习惯,桩桩件件地全部记录下来,然后融汇到一起。甲地之灾有乙地可帮,丙地之福可以分润丁地。如果能做到这样,该有多好?

  既然被清容一语点醒,李凤宁也懒得再被朝中一堆糟心事拖住,倒不如就此甩开手来gān些自己想gān的事。因此在好好谋划过一通之后,前日她去了连府。连翰在,宋沃居然恰巧也在,她便把谋划的《赤月堪舆图》补完一事拿出来与那两位说了说。而那两位果然不愧是一个积淀深厚一个政务娴熟,连翰还只说“虽于国有利,却殊为困难”,宋沃直刺一句“殿下打算活多久?”

  李凤宁现在想起来,还是不觉莞尔。

  “笃、笃”,外头传来两下叩门声。

  李凤宁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一时没反应过来,便见穿得跟个棉球似的范随推开书房的门,径自走了进来,“小姐,我进来了。”

  李凤宁瞟他一眼。

  即便桌上一堆摊开的文书,范随也没有多看一眼,他笔直地走到她身边,站定。

  “小姐,我有事跟你说。”

  李凤宁正应倒是应了声,却没有抬起头的意思,只随口一句,“你说。”

  她依旧沉浸在《赤月堪舆图》里,虽然是想抬头的,眼珠子却仍然粘在卷宗的文字里。下一瞬间,只觉得耳朵被人含进了嘴里。

  李凤宁身体一僵。

  随儿显然是对她的置之不理非常不满。他衔着她的耳朵来回磨牙。后来,像是磨来磨去的还觉不过瘾似的,竟然开始舔了起来。李凤宁只觉所有注意力都被耳垂上那团湿滑柔腻勾了过去,哪里还看得见书案上的什么卷宗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