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屋子除了大厅与一间起居室外,其余全是放置书架的房间。陈照水跟着梁初成走过数个藏书室,才到了收拢手稿的房间,听他讲完每个书架的用处,又捧着木箱回到大厅。
大厅左侧摆着一张茶桌,茶桌一侧临窗,两侧摆了竹椅,剩下的那一侧则是为苏檀轻的轮椅留下的空隙,苏檀轻正坐在这个位置上,慢条斯理地煮橄榄茶。往日里,梁初成是没有位置可坐的,年清彰不喜欢他不务正业,往往拒绝他前来拜访,纵使沾了陈照水的光来到这里,也只能站在师妹身后,旁听两人的jiāo谈。现在陈照水继承了年清彰的职司,坐上了他的位置,梁初成总算可以有一个容身的座位了。
苏檀轻将杯盏推向陈照水:“新制的橄榄,核已经去了,你且试一试。”杯盏中乘着两枚橄榄,形状近乎圆形,被腌渍过后有着介于灰与褐之间的色彩。
陈照水不疑有他,抿了一口茶水,又含了一枚橄榄在嘴中慢慢嚼。苏檀轻见她吃了,稍稍叹了口气,开始商量起屋舍的用处:“老师的藏书众多,誊抄搬迁至盟府又费力,又不便查阅,我想元岛屋舍多,不妨把这里改作专门研习数术的地方。你们看如何?”
梁初成没有去动杯盏,像是没有骨头一般,将身子斜靠在竹椅上,垂下左臂搁在椅背后:“和数术相关的,我现在也就盘盘帐,书放在哪里都一样。”
陈照水连忙将橄榄咽下,也出言道:“听大师兄的。”
苏檀轻揉了揉她的发顶:“现在我们都该听你的。”陈照水是年清彰的衣钵弟子,又继承了他的大部分遗物,接手了他的工作,于qíng于理师兄妹中都该以她为先。
然而陈照水仍未能适应身份上的转换,还是应和着一贯做主的苏檀轻:“我觉得挺好的,只要把老师的起居室封存,别的不用多动,就很适合研习了。”
苏檀轻点了点头,又问她:“橄榄如何?”
陈照水道:“稍有些腥气。”
苏檀轻于是抬手将壶中茶水倾倒入窗外溪流,又去接陈照水的杯盏:“那就不要喝了。”他说话的时候,陈照水正捧着杯子要往唇边送,被他的举动一惊,一不留神将剩下的那枚橄榄也吞入喉,不由咳嗽起来了。
苏檀轻一边示意梁初成处理了茶水,一边轻轻拍着她的背:“多大了,还这么急躁。”
不知怎的,陈照水忽然想哭。
可她的泪水已经流gān了。
——年清彰正篇完——
【甲】
我有满腹心事,不知说与谁听。
我的老师似乎对大家都很坏,以至于关系极为紧张。但等我来元岛的时候,那些戾气和仇怨都成了旧事,老人家的眼里只剩下平静无波。
其实老师对我还不错。没说过一句重话,但凡有什么好的,也全留给我。
但我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从影影绰绰的闲言碎语中,我大体能猜到这是谁抗争来的结果。那些老师对不起的人,都对我好极了,我根本没有立场可站。
老师过世前,拆了他的骨替我修好了剑,剜了他的眼替我缓解隐患,还留下满屋的手稿,让我踩在他的肩上完成《可预测论》。可我只敢去说最末一条,师兄们明说的那一条。
我是不是,永远只能装作一无所知?
【乙】
“鉴往知来未曾误。”
我亲手写下老师的评词。
他从来都没有错过。他说我xingqíng趋于守成,可成博士难成宗师,说师弟心在旁处,绝无可能有所建树,说师妹聪慧却绵软,只有吃了苦头才能展露锋芒。这是他在我们刚拜入门墙时所说的话,然后直到今日我们也未能跳出这些评价。
他总是对的。
可他眼里只有元岛旧俗,做出的事qíng总显得不那么对。
【丙】
我进元岛的时候,年清彰年纪已经很大了。
他的思想老旧而固执,似乎和所有人都相处不来,而且从不在意旁人的所思所想。然后我拿着柴刀,就像对质我名义上的叔叔、实质上的父亲和叔公一样,和他高声争辩。可他一点也不生气,还是和往常一样地对待我,甚至我几乎叛出师门,不再研习数术,他也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了两句。
后来,他无意中bī疯了刘桓衣,被那把锈刀砍得遍体是伤,也没有出手反抗,为什么呢?因为岛主说过“凡元岛所属,皆应同道,无兵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