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城北一窝亲_作者:洪欣(2)

2017-12-26 洪欣

  《城南城北一窝亲》

  作者:洪欣

  内容简介:

  啧啧啧!听说城北那姓高的大户人家生有五男三女?gān啥呀!生小孩,又不是生小猪,还多生多赚咧!去!连啥叫“质重于量”都搞不清楚了,还自诩“书香世家”,活该要被她那个四十好几才“老蚌生珠”的阿爹给恨到天边去了!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求jīng不求多”的高学问好了――想她这颗城南余家的掌上明珠,生就一张迷人俏脸蛋不说,一身好武艺更不在话下,什么琴棋诗画、she御书数、吃喝戏赌……她可是样样jīng哩!日后择夫,也铁定找个优良品种,好远远地将高家给比到关外去!绝了!这相貌俊美她可见多了,倒是这赌技高她一筹可就……可就结大梁子啦!她发誓,今生和他――绝不善了!

  【耽美书斋将分享完结好看的言qíng小说以及耽美小说等,找好看的小说就来耽美书斋https://www.DmshuZhai.Com/】

  第一章

  更新时间:2013-04-24 22:34:40 字数:14028

  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那集上天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江南苏、杭两州,除了得天独厚的温暖气候及秀丽明媚的风光外,远离纷扰边陲的地理位置,更让当地民生安定富足。在这么个弥漫着欢乐的地方,只听说有人吃饱了撑死着,还没听过有饿死人的事儿哩,可见这苏、杭两州的繁荣富庶了。其经济文化发达的程度比起当朝大宋的首都“汴京”,更是不遑多让。

  就拿苏州城来说,其富足的民生、繁华的社会,吸引了多如过江之鲫的经商队伍,自然造就了满街的“大爷”,让那些个平凡老百姓对“大爷们”早不觉有什么新鲜感,有时连正眼都懒得瞧上一瞧呢;但对那种“大大大……爷”,那可就又不一样了。

  像这种用“大爷”两个字尚不足以形容的巨贾,是足教人望而生畏的,连听到他们的名讳也都会不自觉的肃然起敬,只因在整个苏州城内有钱人是不少,但称得上富可敌国的豪商,却是寥寥可数。

  而在这少数几个富甲一方的殷商中,最最有势力、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位,一位是城南余家,另一位则是城北的高家;可有趣的是,这余、高两家除了在财势上足以匹敌外,他们的发迹过程及种种境况,则像是各自雄据苏州城一方的宅第遥遥对望般的南辕北辙。

  首先,这高家世居苏州城,历代以来一直是苏州城里有头有脸的大户人物,算是当地出了名的世家。

  除了经商之外,高家也称得上是耽美书斋,因其每一代子孙中总会出那么一两个秀才、举人的,让高家在铜臭味外还沾点斯文气质,增添点高尚的光彩。究其原因,倒也不是高家人天纵英才,主要还是高家历代以来皆为“多产”,光眼前这代老当家的高正阳膝下就有五子三女;既有五个儿子可供挑选磨练,要想培育出个秀才当然非难事了。

  而说起城南余家的主儿,可就是历尽千辛万苦,真正的白手起家了。

  想那当家作主的余大老爷余翰林,早年乃是游走于宋辽边境的游牧商人,在当时宋、辽两国纷争不断之际,他有此胆识闯dàng两国之间,赚取那种刀口上的血汗钱,可不光“勇气可嘉”四个字就可形容。当初他为了运那些个茶、绢、香料到辽国,再从辽国带回牛、羊、毛皮、人参等物运回中原,一路上“豺láng虎豹”环伺,随时有遭劫遇害的可能,不知教他心qíng紧绷得急白了多少头发,因此虽然每一趟他都获利丰厚,但可都是他的“滴滴血汗”换来的,以至于到现在逢人说起,他还耿耿于怀地认为自己怎么只赚了点蝇头小利呢!

  在余翰林这么舍命拼了十来年,自然使他攒下了如山的财富,也终于决定“衣锦还乡”,大张旗鼓地回到他苏州老家。日后举凡布庄、茶庄、当铺、银号、粮行,他无一不涉足,因此不过又过十来年的经营,已奠定其苏州首屈一指的大商家地位。

  可惜啊!也许是余翰林的福分不够,让他年过四十却膝下犹虚,急得他四处求神拜佛的。

  终于,他的元配有孕了!这个天大的喜事,自然是让他乐得三天三夜睡不着觉。可是呢,正如那句“老蚌生珠”形容的,余夫人产下的果真是颗“明珠”,他自然又大失所望了。不过,只要想起算命先生早说过,他此生本是“无儿无女之命”,有个女儿已算是老天感动于他“生平无大恶,不过爱赚钱”,加上他平日铺路造桥赈灾济贫亦不落人后,勉qiáng违背天命送他个女儿,他该要知足了,这才弥补他那股失落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