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归隐_作者:小蛮无细腰(159)

2017-12-16 小蛮无细腰

  此时清明已过, 山上的第一批chūn茶也早已经采摘完成。

  只等半个月后的谷雨之前, 再召集人手采集第二轮的chūn茶, 不过谷雨之前的茶,只能算是次等茶, 到时候全部卖给去南方的商船。

  江南之地的街市上茶室遍地, 进门之后,一文钱就能给到你一碗茶喝, 那当然不会是什么好茶。

  去年杨家还存在的时候,谷前茶就是这么处理的。

  而那个与杨家合作的行商,就住在洺县之中,他原本还担心自己要损失了这笔收入, 看到穆滨城又接着把这摊生意做了起来,他又乐呵呵的派人来跟穆滨城jiāo涉。

  可是这家伙不愧是积年的老行商,总有点无商不jian的意味,起先来跟穆滨城jiāo涉的时候,就表现的很不真诚。

  但是穆滨城很敏锐的从中看出,对方居然会主动的来找自己,就说明那行商十分看重这宗茶叶生意的利润。

  否则他大可以悠闲自得的在家里,等着穆滨城自己上门求他。他让人主动来接触, 穆滨城显而易见的在这个行为中看到了对方的底线。

  既然看透了对方的底线, 那穆滨城就坦然自若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越是表现的爱答不理, 对方的心里肯定就越会着急。

  没过多久,那行商果然着急了。

  他原本也知道穆滨城不能得罪,因为洺县有头脸的人都穆滨城跟县令又私jiāo,谁让县令沈大人的外甥是穆滨城的徒弟呢。而那茶山,也是沈大人做主用平价卖与穆滨城的。

  可是那行商自负身家深厚,从战乱时之前起,家中世代行商,跟府城,洲城的众位官员都有jiāoqíng,所以也并没有对穆滨城十分惧怕。

  只是十天前,他让人打探来的消息是说,穆滨城在洲城开设了一家卖茶叶的铺子,其中还有刺史夫人的股份。

  自从听到这个消息,这商人的心中就慌了,因为洲城也有几十家的茶棚茶楼,如果穆滨城寻到门路,家茶叶直接卖给这些茶棚茶楼,他想要从中获利,就成了空谈。

  于是那位长着一张笑脸,身材高壮的的商人,当天下午就驾着马车道穆滨城家里来。

  他要当面跟穆滨城谈合作的事qíng,甚至主动提升价格,出价比去年给杨家的价格还要高出一成。

  除了chūn茶,他还依旧愿意收购立夏之后长出的夏茶。

  夏茶的去处,就不是富庶的江南腹地了。而是要运送到极北的苦寒之地,或是更远的糙原部落去售卖。

  那些地方或是gān旱少雨,绿色的植被十分稀少。或是饮食结构不同,以ròu类当作主食。他们都急切的需要茶叶。在这样的地方,茶叶就不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饮品,而是药物,是一种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而必不可少的药物。

  当事qíng商定之后,那商人想请穆滨城到城中的洺县酒家去吃饭。

  那洺县酒家虽然靠的是前任县令的风头,才在洺县站稳脚跟的,不过他家毕竟有几分本事,前任的胡县令已经调任到府城半年多了,这酒楼在洺县的生意依旧蒸蒸日上,就可见酒楼菜品的口味一定值得称道。

  对于他的邀请,穆滨城含笑着拒绝了,只说,“我这个人,做人和做生意是一样的准则。任何事qíng,只要说定了,就一定会按照约定,不折不扣的完成。虚头把脑的事qíng我从来做,也无需攀扯什么jiāoqíng,到出货的你只管让人来验。我想能做到货真价实,就是我们之间最实在的真诚。”

  那行商听到这番斩钉截铁的话,不禁高看穆滨城一眼,如果能够直言不讳的说话,谁又愿意云山雾罩呢。毕竟语言的曲折,将会带来沉重的jiāo流成本。

  可是出于种种顾虑,敢于开诚布公说话的人,世间少有。

  只要不是真正心怀不轨的人,世间大概还是少有人,能够不喜欢这样真诚的人,只是这样的又真正是世间少有。

  有关那行商对自己的看法,穆滨城本人却一无所知。也许正的是那种,淡然和自信的态度,让他这个新手做生意的人,能够体现的游刃有余。而有关自己表现的游刃有余这回事,穆滨城从别人的反馈中,还是能够清楚的感知到的,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感知,他就更加的自信了。

  在此期间,大青山村曾经分出一半的人上山去采茶,其中包括许多半大的少年人,因为采茶的活计,毕竟是比他们平常种田挑担轻省的多,又能赚的许多钱财,对此大青山村中的所有家庭,都对此表现出很极大的支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