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城池_作者:花非果(93)

2017-11-28 花非果

  至于那些以朋友作为借口而开始的师生恋之类,皆属旁门左道难以修成正果,还有那些变态狂们胆敢用这句话来骗小朋友,更是无耻之徒,应让他们下万劫不复之深渊。

  大妮有些庆幸,孟天白基本不属于前面所说的任何一种,他从讲台上一跃而下、潇洒离开的时候,只说了三不管,并没有说“我当你们是朋友”。

  此刻,没有老师在的教室里,氛围异常轻松。在一阵喧闹之中,吴少锋凭借他那幽默搞笑的功夫,活跃了教室里的气氛,大家说说笑笑,吴少峰见fèngcha针,把孟天白的那招点兵之术现学现用,看到谁晃一下头了,就把名字写在一个班gān部候选人空白处,再看到谁伸一下懒腰了,也跟着问了名字写上去,还嘴里一边说着:“感谢大家抬庄,感谢大家的配合,感谢大家舍身相救!”

  他一边在黑板上填名字,一边用手示意那个对他恶作剧的同学,叫他快点在下面也跟着写。不一会儿功夫,吴少锋就胡乱地完成了孟天白jiāo给的任务,剩下的时间,大家现在教室里没事gān,就各自聊起天来,还有的在走廊里穿来穿去。

  大妮也认识了她在这个班上第一个主动和她说话的同学,这个人就是她的同桌,名叫胡娇娥,是本镇人,但她家住在镇子之外的一个村子里,妈妈是老师,有一个哥哥,已经上大学了,初次相识,关于自己,两人一开始就说了这么多。

  胡娇娥一听到大妮说他家有姐弟六个,就吓得吐了吐舌头,说:“呀,都赶得上我妈村小里的一个班上的学生人数了。”

  原来胡娇娥妈妈所在的学校,是一个偏远村子的小学教学点,村里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家长们舍近求远,宁愿每天花时间接送,也要把孩子送到镇上的中心小学来读书,所以剩下在村小就读的小孩,也就只有那么几个了,往往一个班上,真的就只有五六个人,胡娇娥的妈妈带两个年级的班,一共才十几个孩子,语文课和数学课都是她一人顶着教。

  大妮听到胡娇娥说的班级人数,简直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从万户村来,不管是自己村里的小学,还是饮水乡的中心小学,还包括那唯一的初中,都离大妮的家很近,小学的时候在村小和中心小学各读了三年,无论哪所学校的班级人数,都不低于三四十人,到了初中就更多了,三个班,每个班多达五十人。

  不过再想一想,饮水乡十里八湾,除去小学毕业就辍学的同学,来到饮水乡上初中的也只有那一百多人,所以,估计那些偏远的村子也和胡娇娥妈妈所在的学校差不多了。

  大妮不知道是该同qíng胡娇娥的妈妈在那偏远村子当可怜的孩子王,还是该同qíng自己住在万户村足不出户,长期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没有太多见识,显得有些孤陋寡闻。

  此刻,她心里升腾起一个很迫切的愿望,那就是有机会一定要到更大的世界里面去走走看看,但眼前的qíng况,还是老老实实地待在教室比较靠谱。

  但是,大妮还是做了有生以来第一次冒险的事,也许对于别人来说,那根本不值一提,但对她来说,记忆太深刻了。

  那是开学之后的第一个周末,学校并没有放假,但大妮跟班主任孟天白撒谎说,家里打电话来,说有很重要的事,叫她赶紧坐汽车回去一趟。因此,她要请假回去。

  其实,大妮并没有回家,她的自行车还在学校里,妈妈林德青那天送大妮来上学的时候,还特地jiāo代过,只要天气好就骑自行车回家,可以省点路费多出一天的餐费来,但是天气不好刮风下雨,落雪结冰的时候,就坐班车回家。

  这个周末的天气很好,晴空万里,阳光普照,微风习习,天高气慡,所有关于好天气的词都拿来形容也不为过。大妮去了车站,但并没有买回家的车票,而是到大厅的售票处买了去县城的车票。

  她孤身一人来到镇上陌生的候车大厅里,说是大厅未免有些牵qiáng,应该是一个比大妮学校的教室大三倍左右的候车室,售票和候车都在那里。不过,外面的空场地里,车辆还真的挺多。她在候车里四处看有关不同车次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往返时间的信息文字,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集镇居然能有一个如此像模像样的车站,大妮家乡那所谓的车站,不过是一个十字路口上搭起的一个凉棚,路边上停靠着一二辆班车而已。

  四中所在的这个小镇确实要显得发展繁荣多了,不仅是因为它有小学初中直至高中这一完备的学校教育资源,也不仅因为它是各种家用、农用、日用甚至包括人们的吃、穿、住、用、行各个方面商品的批发中转聚集地,只看从小镇过往的车辆,并由小镇车站中转的四面八方的乡村班车,就知道它所辐she覆盖和服务的区域有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