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100)

2017-11-26 舒寐

  PS:本章问题,阿瑶对小皇帝的jiāo代是单纯jiāo代呢,还是另有深意呢?她打算gān吗?1 跟皇帝保持距离,不打算接受他的心意 2 去抱牢太后的大腿,对小哥哥曲线救国 3另有盘算,提前招呼,准备发大招,算计人心。

  ☆、步步揣摩步步惊

  末夏时节,这几日的汴京城天闷yù雨,酷热难当。

  然而与不作美的天公相比对的却是最近天子出人意料的好心qíng。

  自王钦若复相,百官们都以为朝廷平静不再,终究会迎来jian佞当道,谄臣遮天。而更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在心底暗暗揣测:辅国之位易人,当朝二圣之间必然曾在私下进行一场暗cháo汹涌的斗法。如今,尘埃落定,天子屈居下风,形若傀儡。太后红颜当国,摄政掌权。此后上朝,这些做臣子的岂非随时可能面对天子迁怒?

  然而事出意料,王钦若复相后第一个大朝会,官家非难没有借机发难,反而像平素一样谦和温雅,认真专注地听取着大臣的奏报,勤奋虚心地学习着涉国理政。

  遭遇困惑时,他都会第一时间转向身后,放低了声音,乖顺恭孝地向太后请教:“母后以为此事妥否?”

  他好像一下长进许多,仿佛前一阵子因复相事与太后起分歧的那个人不是他一样。

  “阿映,那日郭家丫头离宫前,与官家说了些什么?”

  大朝会散去,刘娥声音清冷地向身侧人发问。

  她才从朝元殿离开,光照映人的地砖上衬着她云鬓高髻的身影。繁复宫衣上的披帛绣带随她动作款款迤逦,流动出一袭尊贵。

  她对官家关注至极,任何关于皇帝的反常都能够引起她十二万分的警惕与防范。

  姚映在她身后半步侍立,听她发问后欠着身恭声答道:“回太后娘娘的话,那日官家与郭家小娘子去了废弃东角楼。二人私话约两刻钟,因随侍宫人距离偏远,故而对其所言内容不得而知。”

  刘娥淡淡地扬了扬秀眉,嘴角露出一抹清浅的笑:“小儿私房,且随他们去吧。”

  她对赵祯与舒窈的接触从来都不加阻拦,甚至因她的纵容默许,阖宫上下都对官家与郭家小娘子的亲近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京中与官家年岁相仿的闺秀有很多,但是与太后有亲又得官家心意之人却寥寥可数。也不知那郭家小娘子有什么聪慧过人之处,竟然能在官家和太后之间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无怪乎会有宫人私下暗揣,言说郭家一门时运相济,旺兴极处,将来定出大贵之人。

  当然,这些还都是不能摊开在明面的猜测,眼下的郭家跟大宋其他许多世家一样,需要子弟们奋进读书,在父祖荫封之上再靠自身能耐博个进士及第的风光。

  在郭府里,也不知夏氏当初是如何对自己夫君转述的郭审的不求上进。同样不怎么管事,不怎么拼搏的郭允恭居然破天荒地跟儿子在书房长谈了半宿。也不知这父子二人说了什么,第二日,郭允恭便着人去太学为郭审请了半年的长假。而郭审居然乐天安命,一点也没闹腾,乖顺无比地服从了安排,转天便待在自己府中认真功课,好好读书了。

  只是知他甚深的舒窈对他这般表现还是尤为怀疑:她家九哥当真要不耍猫腻,认真功课,好好读书了?

  “莫要这般眼神看我,你九哥又不是个只会吃喝的酒囊饭袋。”

  在舒窈的书房中,郭审毫无坐相地趴靠在书案上,一手撑着下巴,一手将写好的赋词漫不经心卷起,拿纸梢饶有兴致地逗弄着倨傲蹲坐的踏雪。

  这模样当真不像是要准备参加明年大比的举子。

  舒窈哭笑不得地看着他,将手中的玉管láng毫搁置在笔架上,“九哥,你若是不喜欢,不必闷坐在这里,难为自己。”

  郭审一本正经地摇摇头,狭长上挑的桃花眼带着隐隐笑意斜斜瞟向舒窈。

  “你个小丫头片子,你以为九哥想窝在这里委屈自己?开封府的贡院九哥又不是没见识过,一开考试,那里乌乌泱泱,密密麻麻全是人,摩肩接踵让我都懒得再进第二次。”

  “不想进第二次,那你现在是在gān嘛?”舒窈瘪瘪嘴,故意不搭理他的话茬。

  郭审晃dàng着手里纸张,面带得意地将踏雪引下座位。

  “没看到吗?九哥现在在忙着逗弄踏雪。”郭审一脸正色,对妹妹疑惑倒是“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