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35)

2017-11-26 舒寐

  郭允恭急忙站起身,看着郭岭回答:“叔父,为人子者,为人尽孝,自当侍死如生。兄长处理庶务本就在我之上,叔父这般决定侄儿未曾觉得哪里不妥。”

  舒窈坐在下首,听着自己父亲的回答,她仰头看了看郭允恭,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意。

  父亲并不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他太实在,实在到很少去想表象背后那些乱七八糟的事。这样的他可能不够剔透聪慧,但是他身上却也有难能可贵的东西:比如踏实,比如本分。

  “侍死如生啊”郭岭老爷子扫视了眼众人,口气微妙地重复了四个字,转向郭守璘问道,“你也这么想你们哥儿俩是不是在心里埋怨老夫嫌老夫多管闲事,将你们母亲随葬品中珍宝玉器的分量减半”

  郭守璘肃然拱手:“侄儿不敢。”

  “不敢那就是还有怨气喽。”郭岭神色淡淡,目光却骤然锐利盯向两个侄子,眉间隐隐聚起怒意。

  众人正不知他因何不愉,却见郭岭将拐杖“嘭”的一下砸在了桌面上,瞪着在座诸人怒斥句:“糊涂”

  “叔父,我”

  “你什么老夫说你不应该”郭老爷子瞪圆了眼睛,盯着郭守璘一字一顿告诫,“太宗皇帝大行都要遗诏薄葬,你们居然敢拟那么长的随葬单莫要以为天高皇帝远,老夫告诉过你们谨言慎行谨言慎行不是只做给京里看。在金城一样,别以为朝廷现在不闻不问,它就真一直不闻不问。哪天它若想闻想问了,老夫看你们怎么办”

  郭守璘赶紧躬身垂首:“叔父息怒。是侄儿思虑不周。以为在金城就”

  郭岭摆手打断他:“算了。这事不怪你。要怪也只能怪这几年官家糊涂。光顾着迷信什么“天书”、“祥瑞”,胡乱折腾。政务不整,上行下效,京里几个人还记得太宗丧葬俗例你有疏忽,也在所难免。”

  话落,老爷子扭头不管他,转而环顾向四周,目光逐一落在小辈们身上。长房的孙儿辈除了老大郭中庸、老三郭中和这几个年长的在北方为官,他经常得见。其余孩子要么在京城读书,要么是出仕江南,见面机会并不多。尤其那个最小的丫头,他从前都没见过。

  “这是允恭家的丫头”郭岭指指舒窈,转问郭允恭。

  郭允恭连忙应是。

  郭岭眯fèng起眼睛,伸手对舒窈招了招:“过来过来,让叔祖看看。”

  夏氏赶紧起身,牵着舒窈就要到郭岭跟前给老爷子请安问礼。

  “贤侄媳退下。让她自己过来。”郭岭态度qiáng硬,手一抬,制止住夏氏,“在我代北,五岁娃娃敢上马,七岁丫头能挽弓。在自己家见个人,还用得着大人牵领”

  郭岭在金城,地位尊崇,言谈举止皆如号令般说一不二。眼下点名让舒窈上前,满屋人士也无一人敢吱声。郭老爷子向来脾气bào躁,xing格刚愎。敢忤逆他,莫管是子侄还是儿孙,他手里龙头拐杖绝对不会容下。被他敲了身上,就是壮年男子,不伤也得疼两天。

  舒窈听话,敛衽低眉,静静走到郭岭面前。声音软缓对他行礼问安。

  郭岭手捋胡须,目光锐利地把她打量了一遍。不错,这丫头端庄稳重,礼仪周全,看起来是个机灵人。只是

  “好好一个丫头怎么被你养得病病歪歪瞧这小脸又瘦又憔,哪有娃娃该有的水灵样儿”

  老叔祖眯起眼睛,扭头瞪向郭允恭,皱着眉,厉声喝责。

  郭允恭赶紧上前,解释道:“叔父有所不知,阿瑶她来前曾大病一场,病未痊愈便忙慌北上。一路劳顿风尘,身体难免会”

  郭岭听后若有所思:“倒是苦了娃娃。这么点儿孩子跟你们舟车鞍马的。现在到家,得好好歇歇,补补身子。守丧你们大人不能沾荤。孩子小,正是见长的时候,别把什么规矩都套上。回头吩咐厨房多点眼力劲儿,别弄差了膳食。记住没”

  话落,郭岭就扫了眼夏氏,算是把这事jiāo给了她。舒窈则默站在一旁,没有丝毫说话的资格。

  嘱咐完舒窈膳食,郭岭转问向大侄子郭守璘:“前段时间你们来信说要给这丫头订亲订的谁家谁做主议的亲到哪一步了”

  郭守璘上前一步,还不等回答,郭岭又说:“你们回来,这丫头功课是不是要落下了她原来那先生跟着你们北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