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皇后生活录(一)_作者:舒寐(71)

2017-11-26 舒寐

  一道遗诏,两处人事。

  在真宗生命最后的清明时刻,他还是将大宋的社稷江山万不放心地jiāo给了年幼的太子,为作保全,他又将太子jiāo给了自己最爱的皇后。

  新君登基,太后摄政。大宋皇朝注定会因这道遗诏掀开新的一页。

  …

  作者有话要说:  猜猜看,满儿是个什么身份?

  PS:哎哟,说好的免礼平身呢?怎么一下就改了呢?小太子果然有天生撩妹技能。

  小科普:本章女孩儿家出现的多,那就聊聊宋代首饰。宋朝女子对珍珠有种偏执的爱,啥都要镶上点珍珠,简直就是珍珠控,好似东西不带珍珠就不是东西似的。发冠,鞋子,发簪,耳环上要有珍珠就不说了,手帕,香囊、衣服上要有珍珠也还能理解,但是宋朝贵妇们还很喜欢往脸上贴珍珠。尤其前额和鬓角。有兴趣的妹子可以查阅下相关资料,看看画里贵族妇女到底是怎么使用和消耗珍珠嗒

  ☆、深深宫墙失意人

  ;入夜的汴京宫长灯高挂,人影幢幢。先帝棺枢停灵,龙驭宾天的缟素还悬在各处宫室。尚仪女官姚映已带着来自寿安宫的旨意,步履匆忙赶赴向辛夷宫。

  辛夷宫是在六宫最西处,距离天子停灵所很近,但距离太子居所甚远。这里住着一位被宫人赞誉为“后宫第一美人儿”的女人。先帝曾以姑she山人喻她,言她是“秋水为神,裁玉为骨”。太后娘娘亦曾对她多加爱重,护佑有加。

  然而如今,世易时移。先帝驾崩后,太子登基,一个不能宣之于口的秘密注定会让之前的安逸化作梦幻泡影。姚映想起自己要传达的口谕,不禁心有戚戚然:曾经她与要接旨的那人都是太后跟前侍儿,同吃同住,qíng比姐妹。然而现下要驳令那人长离宫闱,为帝守陵的懿旨却要从她口中亲自宣读。

  想想也真是造化弄人,可叹可喟。

  踏足辛夷宫时,姚映所见与平日并无不同。宫院之中栽种的木槿花树已抽芽吐蕊,一朵朵嫩白的骨朵挂在枝桠处,如霜赛雪,讨巧可爱。花树下,站着一位身形清瘦的妇人。逆光之中,她素衣广袖,眉拢淡愁,活似婷婷而立的一介玉人儿。

  见她过来,妇人只是轻轻笑了笑,转过头,声音平静清冽:“你来了”

  “阿映,是不是我就要走了”

  姚映默然地看着她,良久才点点头,深吸口气,冷静肃然地讼道:“李婉仪听旨。”

  李婉仪乖顺地屈膝俯身:“妾身李氏听旨。”

  “太后娘娘懿旨:李婉仪娴淑德嘉,甚得先帝欢心。朕不忍先帝孤苦,今晋汝为顺容,随先帝灵枢起驾日同赴山陵,代朕陪灵守丧,不得有误。钦此。”

  “妾身领旨,谢恩。”

  李氏躬身行礼,起立后,并无劫后余生之幸,只是面带涩然望着姚映道:“我以为太后娘娘会赐我一杯鸩酒。”

  姚映眸底复杂怜悯地看着她,不知将何作答。儿为天下共主,母被责令离京,这种事看似荒唐无比,然而在这汴京宫中却最寻常不过。

  “太后娘娘是念旧之人。你莫要多想。”

  沉吟良久,姚映才gān巴巴吐出一句不算安慰的话:“太后已着人去户部调阅了你弟弟的官行状。只要你安安生生在山陵待着。你族人的升迁,指日可待。”

  这也算是一种补偿吧

  李氏苦涩一笑,扣起手,并无多少欢慰之色:“娘娘让我什么时候离宫”

  “后日。停灵期满,你随着山陵使丁谓的人马一道前往梓庄。”

  李氏闻言愣怔片刻,微低下头,似万分不舍般轻声喃喃:“这么快这么快啊”

  姚映面有不忍看了她一眼,低声提醒道:“即便让你多留几日你也是见不到你想见的人。素娘,忘了吧。有些心思是不能有的,有些人也不是你能肖想的。安守本分,才能活得长久。”

  李氏侧身黯然,目jiāo于睫时,眸底有淡淡湿意涌上。她手扶着木槿花树默声点头,静静说道:“我知道,我知道的。其实只要太后娘娘能待他好好的。让我怎么样,我都心甘qíng愿。”

  姚映看她一眼,叹了口气,言辞寡淡地说道:“别想那么多了。官家是太后之子,玉牒宗谱上黑纸白字写着,谁也改不了。你还是收拾行装,尽早准备启程事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