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锁心玉_作者:于正(129)

  四阿哥因连夜赶路,面上难掩疲惫之色,唯独一双眸子依旧黝黑深远,闻言清冷地说道:“我也没想到事qíng会发展到这个地步,可是不用些厉害手段,国库的银子根本就追不回来。”

  隆科多低声叹道:“我跟你说了多少次,要讨皇上欢心有的是办法,千万不能伤害别人的利益,否则只有皇上一个人支持,别人不支持也没有用。”

  四阿哥听了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在京外遭人刺杀,怕是也与此事有关。”

  隆科多听了大吃一惊,沉吟片刻说道:“如今八阿哥党势力很大,四阿哥行事还是应谨慎一些,找个机会笼络一下人心吧。好了,赶紧进去吧,别叫皇上等急了。”

  四阿哥点了点头,与隆科多一同进了乾清宫暖阁。

  康熙比以前消瘦了些,但jīng神尚好,问了四阿哥一些南方的qíng况,便又转头问隆科多道:“京城涌入的灾民越来越多,可想出法子安置?”

  隆科多为难道:“国库银两不足,户部心有余而力不足……”

  康熙冷哼一声,打断了隆科多的话,怒道:“叫你们去查亏空,你们查了个天怒人怨,也不见追回多少银子,又说要动员京中大户收留灾民,可一连几日过去也是没了动静,你们就是这样给朕办差的?”

  四阿哥与隆科多两人皆不敢出声,跪在地上垂头听训。

  李德全胆战心惊地从外面进来,小心地看了康熙一眼,低声禀道:“皇上,八阿哥在外求见。”

  康熙发了一通火,心qíng已是平复了许多,淡淡说道:“叫他进来吧。”

  片刻之后,长身玉立的八阿哥捧了个锦盒进来,jiāo由李德全呈给康熙,道:“皇阿玛,儿臣已经募捐到三十万两白银,正准备在京城建四个收容所,收容所有闲置在京城的难民。”

  康熙闻言不禁有些意外,扫了四阿哥与隆科多一眼,诧异道:“哦?”

  八阿哥微低了头,恭谨地答道:“儿臣想如今国库亏空,要拿出钱来救济灾民是不可能的,要各大户收留灾民各大户心中又会心存怨恨,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他们出点钱盖几个收容所来得快。”

  康熙听了缓缓点头,问道:“他们愿意出钱么?”

  “他们不愿意,所以儿臣答应他们,由户部出文书标明数目,算是国家向他们借的。等到来年国库充裕了,再还给他们,并许以小小的利息。”八阿哥说着,一撩袍角在地上跪了下来,给康熙磕了个头,这才继续说道,“事急从权,儿臣没禀明皇阿玛就擅自做主,还请皇阿玛恕罪。”

  康熙听了却是哈哈大笑起来,从座位上下来亲自扶起了八阿哥,笑道:“起来起来,你替朕解决了个大难题,朕怎么会怪你呢?”

  八阿哥闻言脸上露出了淳厚的笑容。康熙又夸了他几句,这才叫他同四阿哥、隆科多等人一同下去。

  李德全见康熙心qíng转好,便壮着胆子端了宫妃侍寝的绿头牌过来,请康熙挑选。康熙随意地扫了一眼,却挥了挥手,说道:“去德妃那里坐坐吧。”

  李德全知道康熙念旧,经常去一些入宫时间较长的宫妃那里坐坐,忙招呼了人摆驾永和宫。

  永和宫里,翡翠正与德妃说着宫里新近发生的一件怪事,说是尚衣坊的一个小太监竟然跑到坤宁宫里吊死了。德妃忽地想到前几日太子到她宫里来请安时误穿了龙袍的事,便低声吩咐翡翠道:“你偷着去坤宁宫看看,看太子的那件蟒袍可是在里面?”

  翡翠答道:“奴婢也想到了此处,已去看过了,从西暖阁的橱子里找到了太子爷的那件蟒袍,和那日错穿的龙袍十分相似,显然是有人偷偷地将两件衣服掉了包,故意陷害太子爷的。”

  德妃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那日太子穿着龙袍来到永和宫。德妃发现了忙叫太子去换下来,谁知还没来得及去换,皇上却到了,显然是有人把这事告到了皇上那里,也亏得翡翠机灵,qíng急之下把龙袍上的五爪改成了四爪,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这才勉qiáng遮掩了过去。

  可是,是谁要陷害太子呢?是老四,还是老八?正想着,外面却有小太监传了信过来,说皇上正往这边来。德妃不敢再想,忙整理了一下妆容迎驾。

  康熙来到永和宫却一直无话,只在榻上静静地坐着。德妃小心地打量了他一眼,端了杯参茶递给他,低声问道:“皇上想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