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笑道:“我朝刚刚灭了北燕,封其归降的皇室支庶萧乾国为归义侯。燕人尚未完全附义,民心鼓dàng,思变者十室有九。果然还不到一年,萧乾国就造反了。国事当前,陆大将军却因私心不肯北上平叛,再加上南方多事,陛下不胜烦忧。姑姑说,陛下会不会生气?”
芳馨沉吟道:“那皇后也不劝劝兄长?”
我笑道:“皇后若有机会劝阻兄长,陆大将军怎还能如此不通,上一个装病的奏疏?皇后失宠已久,为了避嫌又刻意不闻政事。陆大将军也知道妹妹在宫里的地位不比从前了,为了保住陆家的富贵,便用这‘百战百胜之法’。人一旦被名利束缚,便不似从前那样有勇气了,心智也不像从前利索了。”
芳馨似是不信:“小小一个归义侯,能有多少力量?大将军便是不去,又能如何?”
我深吸一口气道:“陆大将军是去年平定北燕的首功,在北虏之中,颇有威慑力。他一去,必能动摇敌人的军心,只说大军压境,北方便可传檄而定,不费一兵一卒。陛下本来也不是要他真的去殊死作战,他不肯去,真是愚不可及!”
芳馨恍然道:“原来如此!”
我不以为然道:“派个小将去不是不可以,只是陛下在南方难免要悬心些。自古‘主忧臣rǔ,主rǔ臣死’,这个陆大将军,自以为聪明,却失了君心了。”
芳馨奇道:“这样的道理,姑娘随便想想便能想出来。难道陆大将军的幕僚门客都不知道么?”
我心中一动。幕僚门客?
只听芳馨又道:“姑娘既然尽知其中原委,可要告诉皇后么?”
我想了想,叹道:“皇后待我不薄,我自然是要尽忠的,可是却不好直接告诉她。”心念一动,又道,“姑姑便悄悄告诉苏姑娘,记着要小心些,隐晦些才好。”
芳馨一怔,随即笑道:“奴婢知道了。”
第二十四章 华亭鹤唳
七八日后,皇帝南下,慎妃葬入了妃陵。小钱告诉我,征北将军huáng泰林带兵北上了,陆愚卿却留在京中养病。
转眼雪化尽了。这一日艳阳高照,难得的好天气。我斜倚在秋千架上看丫头们晒书晒被,端着一碗桂圆红枣汤,随口问芳馨道:“陆将军并没有北征,难道皇后竟没劝过他么?”
芳馨顿时红了脸,“是奴婢办事不力。”
我笑道:“姑姑究竟是如何与苏姑娘说的?”
芳馨道:“奴婢命绿萼向苏姑娘请教围魏救赵和秦将白起的生平。苏姑娘是做过侍读女巡的,学问好,又机警。皇后又是聪明绝顶的人,奴婢以为皇后娘娘定会知道的。如此看来,恐怕苏姑娘当作笑谈,并没有禀告皇后娘娘。是奴婢太胆小,说得还不够明白。”说着低头不敢看我。
苏燕燕。原来如此,当真如此。
我微微一笑:“不露痕迹,做得好。”
芳馨诧异道:“姑娘不怪奴婢?”
我笑道:“若不放心,我也不能将这件要紧的差事jiāo给姑姑。姑姑做得很好,若换了我,也不能这样又明白又隐晦了。”芳馨始终不解。
从前查嘉秬的命案时,苏燕燕送给我的荷包中绣了翟恩仙的住址,使我及时拿到了真凶。当时我便怀疑她是当年暗害陆皇后的主谋送进宫来的内应。后来她被软禁在景园的霁清轩中时,那杀害皇太子的主谋不惜冒着bào露自己的风险,救下她的xing命。
如今我借陆大将军之事,稍稍一试,便知道苏燕燕究竟忠于何人。
忽见小钱从外面走了进来,行个礼道:“启禀大人,守坤宫的苏姑娘被新任的掖庭令带走了。”
我奇道:“新任的掖庭令?不是说,李瑞在掖庭左丞上任满一年,便擢升为掖庭令么?”
小钱愁眉苦脸道:“听说是陛下在南方下旨回京,忽然任命的。是一位姓施的大人。这位大人一上任,便将慎妃娘娘先前所住的历星楼翻了个底朝天,又问慎妃娘娘自裁前见过谁?”
我霍地站起,“是苏姑娘吗?”
小钱道:“听说那会儿简公公正在历星楼宣旨,遇见苏姑娘拿了两只玉瓶,从慎妃娘娘的房里出来。”
苏燕燕去过慎妃的寝室,后来慎妃便自尽了。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忙问:“那苏姑娘自己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