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师_作者:小伍(517)

2017-11-04 小伍 古代言情

  宜修道:“请陛下恕老奴无状。陛下不是在十日前应承了太后,要在新年时册封苗氏为更衣的么?”

  皇帝抚一抚额角,不悦道:“正月里都是新年,朕绝不食言。难道母后信不过朕?还是母后的心中只有四弟,却没有朕这个长子了?”

  宜修顿时白了脸,却仍是qiáng撑着不卑不亢道:“陛下言重。太后怎会厚此薄彼?只是太后与王爷三年未见,忽闻王爷纳妾生子,自是又惊又喜,不免特别关切。”

  皇帝冷笑:“特别关切?那就请代朕回禀母后,既然母后凤体违和,儿子便不扰了。儿子告退。”说罢躬身退到阶下,转身而去。

  他走到三妃面前,吩咐道:“你三人带着皇儿在此等候太后召见,其余人等,都散了吧。”说罢走到后面,携起慧媛的手,拂袖而去。

  待沈姝、齐姝与龚佩佩等人走远了,我这才上前对玉枢道:“我先回去了,明晚我去粲英宫看你。”

  玉枢送了我几步,道:“晚上有宫宴,还有我的歌舞,你且回去好好歇息,养足了jīng神好看。”

  我忍着笑道:“你学了那么些年的歌舞,我却从未见你舞过一回,今夜一定大饱眼福。”

  玉枢道:“不过是打发日子罢了,你别笑我。”

  我笑道:“微臣怎敢笑话娘娘?是了,我有一件要紧事要和你说。前些日子我在城外,遇见了昌平郡王的侍妾苗氏。”

  玉枢奇道:“你认得她?”

  “不但认得,还很熟呢。那苗氏便是从前悫惠太子的侍读于锦素的侍婢若兰,和于锦素一起流放西北,于锦素被处死后,做了昌平郡王的侍妾。那一日去白云庵还愿,与我偶遇。她虽然未得册封,王爷对她却好,她自己也并没有什么不足的。若太后说起,你可略提一提,好教她老人家放心。”

  玉枢道:“你放心,我一定会回禀太后的。太后听闻此事,心里也会好受些。”

  正说话间,太后的贴身侍女佳期姑姑和宜修姑姑一道走了下来,朗声道:“太后请各位娘娘进去。”

  沿着西二街向北走了许久,身子才有了些许暖意。芳馨默默地跟在身后,一句话也不敢说。我低着头只顾走,在重华门与两个说说笑笑的宫女撞了个满怀,其中一人腕间的玉珠脱了线,珠子掉了一地,她连忙弯腰去捡。另一人正要开口呵斥,抬头见我容貌,顿时愣在当地。芳馨赶了上来,道:“这是漱玉斋的朱大人。”

  两人连忙跪了下来:“女御王氏(邓氏)拜见朱大人。”我瞧她二人虽是宫女装束,头上却束着金环。妆容jīng致,体态风骚,双颊绯红,神qíng得意,正是得宠的女御,忙道:“二位姑娘请起。”

  两人站了起来,让在一旁。我拾起门槛下最后一粒青玉珠,递于她们,便扶着芳馨的手跨过重华门,往漱玉斋去了。芳馨道:“那跌了珠子的,便是慧媛所举荐的小姐妹。”

  我不觉笑道:“这也奇了,慧媛是何等平和稳重,她的小姐妹却有几分……轻浮。”

  芳馨笑道:“这俩姐妹,一静一动,陛下很是喜欢。”

  济慈宫前的冰冷凝涩如巨石压在心头,我问道:“姑姑,这两年两宫一直如此么?”

  芳馨的笑意便有些僵,好一会儿才软和下来:“昌平郡王当年因于姑娘之事被赶去了西北,连新年也不准在京中过,这一去就是三年。太后怎能不心疼?不过,昌平郡王已然回京,这大好的日子,太后却推病不见,却还是从未有过的事qíng。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漱玉斋的白墙灰瓦已然在望,我不觉驻足,自心底深处涌上一丝惧意:“这漱玉斋纯是江南小楼的模样,在整个皇城里,是最别致的,所以太后赐给最心爱的幼女升平长公主居住。从前我只觉是天经地义的,为何今日觉得它如此……别有深意?”

  芳馨一怔,摇头道:“奴婢愚钝。”

  我淡淡一笑道:“宫里的人和事,如‘迅雷风烈’[46]。三年……却是我后知后觉了。升平长公主和亲出家的事,才是最让太后伤怀的。”

  芳馨道:“还有悫惠太子和三位公主的事。还有,奴婢听宜修说,当年陛下大肆查问慎妃娘娘的事,导致弘阳郡王自危,自请出宫守陵,太后对此也大为不满。只是太后的xing子姑娘也知道,一向是隐忍不言的,母子俩谁也不说,日子久了便成了今日这般qíng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