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师_作者:小伍(884)

2017-11-04 小伍 古代言情

  午后,皇帝陷入昏迷,半夜,已至弥留。所有的妃嫔女官和皇子、公主都坐在寝殿外的暖阁中候旨。小皇子和小公主熬不住困,都在母亲怀中睡了过去。为了避免遇见华阳公主,我独自在小书房中等候。寝殿中龙榻前只有尚太后、太子高曜、宰相白子琪、御史大夫施哲和小简等一班宫人守候。

  北窗大开着,风灌了进来,冰冷刺骨,像那一夜我潜入守坤宫看望慎妃时益园中掠过枯树梢的风。天快亮时,我忽然听见高曜和群臣放声痛哭。小简退入暖阁,嘶声长哭,哀戚道:“陛下驾崩了……”接着暖阁里传出女人的啜泣,夹杂着几个小儿被吵醒后懵懂不悦的啼哭。

  我在窗前呆站着,并没有流泪。听说人死后,灵魂无所不知。他应该已经知道当年的真相了,恐怕我将要迎接更深的噩梦。倘若真是如此,我宁愿在梦中,永不醒来。因为只有在梦中,我才能披露一切的虚伪和恶行,向他痛哭忏悔我的罪。然而我知道,就算我在梦中忏悔千万次,醒来之后,我仍旧是一个罪人。永世不得安宁。

  景德元年腊月十八,皇帝高思谚驾崩,终年三十六岁。

  注释:

  [1]《孟子·离娄下》:“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2]《道德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论语·述而》:“子曰:‘仁远乎哉?我yù仁,斯仁至矣。’”

  [4]《魏书·列传第五十二·郭祚传》:“祚表曰:‘萧衍狂悖,擅断川渎,役苦民劳,危亡已兆。然古谚有之,“敌不可纵”。夫以一酌之水,或为不测之渊﹔如不时灭,恐同原糙。’”

  [5]《chūn秋左传·桓公元年至十八年》:“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场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

  [6]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7]王符《潜夫论》:“人天qíng通,气感相和,善恶相徵,异端变化。圣人运之,若御舟车,作民jīng神,莫能含嘉。”

  [8]《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臣闻羊质虎皮,见糙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将不良,有似于此。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

  [9]《周易·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10]《诗经·大雅·dàng之什·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11]《周易·震卦》:“《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12]《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巧言》:“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13]《晋书·列传第六十八·王敦传》:“虽功大宜报,亦宜有以裁之,当杜渐防萌,慎之在始。”

  [14]《孔雀东南飞》

  [15]杜牧《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16]《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yù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17]《史记·晋世家》:“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yù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