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姐_作者:糖拌饭(196)

  也就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李月姐也没太管,这事也不是她能管的,便是有这样的猜想,她也只是闷在肚子里。

  随后一行人就回到了李家西屋,李月姐又请了保人过来,跟李树根家将契约解了,退还了押金,李树根和他家的就离开了。

  “阿婆,你说那水田要怎么种?”等那李树根两口子离开,李月姐就迫不急待的问,现在正是chūn耕时候,得赶紧着,节气不等人。

  “我想过了,你家那两亩下等水田确实难侍弄,如果仅是种稻,说实话,真不值得种。”田婆子道。

  “那怎么办?”李月姐傻眼了。随后一想不对啊,阿婆之前明明说来着,只要合理利用收成会翻一翻的,这明显着前言不搭后语,李月姐提出疑问。

  “我说的翻一翻并不是指稻谷收成翻一翻,而且指总收入。”田婆子道。

  李月姐就更糊涂了,种田除了稻谷收成,还有别的收成吗?

  “嗯,你等等。”田婆子说着,却是转身进了屋里,不一会儿,却捧着一本书出来递给李月姐。李月姐接过一看,上面写着‘田氏农经’四个大字。

  随后田婆子就着李月姐的手翻开书,指着其中一面道:“咱们可以试试这个。”

  李月姐一看,居然是养田鱼,也就是稻田里面养鱼,这稻田怎么个养鱼法?这在李月姐来说,太不可思议了啊。随后她仔细的看了下面的注解,结果越看越觉得可行。

  “其实这也不稀奇,魏武《四时鱼制》中就有鱼出稻田之说,所以,这稻田养鱼,自古就有,而我们江淮那边,桑基渔塘,稻田养鱼也很常见,不过,你们北地主要以种麦为主,因此,就显得稀奇,我看过了,你那田虽然是下田,但蓄水能力非常好,只要把坝在砌高一点,再在田里面挖一些沟和坑,就能养好鱼,而鱼屎又能肥田,鱼又可以吃稻田里的猪毛糙,鸭舌糙,更利于水稻的生长,到时候,稻谷的收成再怎么也不会比以前的收成少,再加上鱼的收入,所以我才说总收入会翻一翻。”田婆子嘟喃说着稻田养鱼的种种好处,撩拨的李月姐那心也痒痒的,眼前便浮现出稻làng鱼跳的丰收qíng形。

  于是,当晚,李家姐妹兄弟一合计,决定就用那两亩水田试试。

  第九十四章 埋汰

  接下来几日,李家西屋这边几个,早上做豆腐卖豆腐,晌午后,就全部出动侍弄那两亩水田,先请人将水田犁完,然后在田的四周挖了深沟,又砌高了田埂,外围又围了半高的篱笆,还在水田的中间又挖了几个深坑,每个深坑都有沟同四周家深沟相连,然后引溪水入田。

  整块水田就构成了蜘蛛网状的稻田水系。cha完了秧之后李月姐便又在镇里挖塘养鱼的渔人那里买了些鱼苗放了进去,如此忙忙活活的就是十来天才结束。

  西屋一gān人才松了口气,一个个的累的在家里缓了好些天才缓过来,便是墨易也大感吃不消,毕竟他还有河道上的差要当,不过,也因为他河工总甲的关系,田里一些重活也都是他几个同僚来帮了手才挺过来,要不然,凭着西屋这边老的老,幼的幼,还大多都是女人,真的扛不下。

  傍晚,天yīnyīn的。

  “月娇,jī棚盖盖,这天要下雨了。”李月姐在厨房里忙着烧饭菜,看着天色,便冲着正在院子里带着月宝儿玩的月娇道。

  “嗯。”月娇点点头,赶了jī进窝,又拿着斗笠雨布盖了jī棚。

  说话间,豆大的雨点便砸了下来,远处的群山便雾气蒙蒙的。

  “哈,有这一场雨,田里的鱼苗会更欢腾的。”田婆子抬着皱巴巴的脸看着西山坳的方向,雨进田,能碰上一场雨,便真正是注入了活水,鱼苗的死亡就少,便是刚cha下的秧也更多了一份翠色。

  月姐儿听田阿婆分析过,这会儿看着细细密密的雨。也是一脸欣喜。

  正说话间,墨易一溜跳的进屋。还抖着身上衣服的水珠子,隔壁的东屋,二叔也正好一脚踏进屋里,两人打了个招呼,便各进各的家门,自从素娥事qíng之后,东西屋的相处颇有相敬如冰的味道。

  “二哥回来了,快开饭。”小月宝就掂记着吃,见到墨易回来,便欢腾了起来。

  晚饭一碗梅gān菜蒸ròu。在碟炸豆腐。一碗jī蛋汤,再一碗腌菜烧chūn笋,主食是馒头,又熬了一锅稀粥,就着吃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