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不远处就是秦员外家搭的戏台了,很多人都围在了戏台的前面,有的人家都拿着小板凳占位了。
这些人家不光是镇上的人家,也有从村里过来的,提前知道消息,打算看久一点儿的,连小板凳都带来了。
听说有的人为了看戏,能走好几十里的山路,这个热qíng劲儿,简直是让人佩服。
杜榆他们几个倒是不至于如此,不过看到这戏台上旁边的几个大树上,都已经爬满了人,果然是娱乐太少难得见一回,大家都拼命了。
这边戏台子上的人都已经开唱了,杜有忠为了让闺女能看到,实在是他们到的有些晚,有利地形早已经被人占了,所以让杜榆直接骑到他脖子上,这样就看得很远了。
杜榆很不好意思,但是杜有忠却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可以的,丝毫不觉得女儿会害羞什么的,周围大家都一样,很多娃子都被自家的爹给架了起来。
杜榆只看见远远的有人穿着红红绿绿的戏服在唱着悲欢离合,又有旁边的人说,那个叫小香玉的名角要出来是在多少时间,她要唱什么曲目。
“爹,我看好了,不看了!“其实对看唱戏,杜榆真的没有什么感觉,尤其是这戏唱的还听不懂,完全不知道在唱什么。要是huáng梅戏那个曲调还是很好听的,这个就无能了。
“不多看看?爹有的是劲儿。”杜有忠是一片爱女之心,但是杜榆觉得爹这上头托着好几十斤重的人,也是累得慌,死活不在上头看了。
“我好像看到了柳儿姐!” 杜二郎在杜有德的脖子上偷,指着不远处说道。
那边黑压压的一片人,谁看得清楚?但是杜二郎是在上头,眼睛也好,就说道:“真的是柳儿姐,她旁边还跟着好几个人呢,唉,好像又离开了!”
“赶紧下来,别瞎说了!”胡氏虎着脸,对杜二郎说道。
杜二郎嘻嘻哈哈的从杜有德肩膀上下来,杜有全也说道:“我好像也看到了柳儿了。穿戴和以前不一样了。”
杜有德说道:“她的事儿,咱们还是少说吧。”
总归是不是一家子了,要是他们看到了,还兴冲冲的去打招呼,说不定还以为他们是去打秋风的,这点儿就杜柳的xing子,很有可能会这样理解的,何必呢?
杜有忠笑道:“心里坦dàngdàng,也没有什么可以遮掩的,柳儿在秦家,是当丫鬟,也轻易不能单独出来,咱们即使见到了,不过是打声招呼,其他的就不用了。”
众人都觉得是这个道理,他们绝对没有刻意去打招呼的意思,还是在原地看了一会儿戏,想着和杜有贤两口子还要商量汇合了,所以大家就离了这边,又继续去逛了。
杜有全身上也有自己攒的零花钱,不过这天晚上,尽顾着给侄儿和侄女儿们买东西吃了,杜榆就吃了很多小点心,还有一些玩的,等到要吃元宵的时候,真是吃不下了。
就偷偷的给大哥在碗里放了几个,杜大郎一点儿也不含糊,直接就舀起来吃掉,大哥,你真是好样的!
其实杜大郎也吃了不少东西了,不过呢,元宵节嘛,不吃元宵,那就跟没有过节一样。
一会儿杜有贤和高氏过来了,他们坐下,杜有贤对大家伙儿说道:“刚我们还碰到二哥和二嫂了,就说了那么几句话。”
其实是刘氏急着要走,生怕他们跟着要占便宜,二哥一向是听二嫂的,也就笑呵呵的走了。
“我看他们是来找柳儿的,刚才我们在秦家看戏的那边,也看到了柳儿,只不过隔得远,没有打招呼。”杜有全说道。
一去找柳儿,就有东西带回去,这都是常例了,只是今天这元宵节,他们过来要东西,这就不合qíng合理了吧。
年前,杜有良和刘氏就又去找杜柳了的,听说秦员外家,过年的时候,丫鬟们有双倍的月钱,杜榆还吃到了那种桂花糖,这才过多久啊,又要找人要东西了?
杜柳那种xing子,也不可能是只付出不要求回报的人,为啥就这么的给东西?要说孝顺,杜榆第一个不相信,杜柳就是那种一直想过锦衣玉食的好日子的人,爹娘根本没有她本人重要。
想不明白啊,想不明白,摇头晃脑的也想不明白,等大家都觉得逛得差不多了,要回去了,杜榆才觉得自己把时间làng费在这想这个无关的问题上了,真是有些傻啊。不过小孩子jīng力旺盛,但是
也是困觉来的快,杜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已经在驴车上睡着了。月色也正好。照亮人们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