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风流_作者:秋水伊人(167)

  “不怕。”这种时候只能不怕,怕了就真死了。

  “怕苦吗?”

  “不怕。”

  “很好,要的就是你们的这种jīng神面貌,有你们这样的人在,我大庆朝何惧突厥马踏边关,他们敢来,我们便敢打到他们王庭去。”

  殿上的众人被丞相大人说得都禁不住有些热血沸腾。

  开华帝觉得孟相这人总是能带给人点不一样的东西,这就职前的动员工作做得好啊,连他这一朝帝王都被说得激qíng澎湃的,恨不得立时就跨上战马迎着敌人砍杀过去。

  被孟明远这么一忽悠,他拉的仇恨值立时就降低了不知道多少个百分点,大家的热qíng都投向突厥了。

  突厥要是知道,一定会表示鸭梨山大!

  进士被丞相忽悠得热血满满地就退下了。

  勤政殿里的文武大臣和开华帝就继续他们的朝会议政。

  当然,其中会有各种扯皮。

  扯皮这种事通常大家是很默契地不会捎带丞相大人的,因为其后果通常是很不乐观的,没准就让丫给扯下皮踩两脚了。

  这种事,丞相真心是喜欢gān的。

  所以,丞相大人还是继续当他的大型萌宠吧,如非必要,他们不想招惹他。

  真心伤不起啊!

  ☆、70公子风流

  十里长亭,杨柳依依。

  最是离人泪,伤心顾不得。

  孟明远没泪,他今天到城外十里长亭为的只是给奔赴边关的年轻官员饯行。

  皇帝偷懒不来,他这个丞相就得代劳。

  “本相在这里祝你们此番前去能建功立业,树国威,震敌胆,扬我士气,壮我军魂。你们班师回朝日,本相在这里迎接你们凯旋而归。”

  “下官等定不负陛下与相爷厚望。”

  “一杯水酒,不成敬意,我们满饮此杯。”孟明远一饮而尽杯中酒,被送行的人自然也一口喝尽,不曾留下一滴。

  战马嘶鸣,刀枪林立,旌旗迎风招展,这是一支充满朝气和热血的军队。

  “诸君一路保重。”

  “相爷保重。”

  校尉们飞身上马,身上铠甲在阳光的照she下投she出凛凛寒芒。

  孟明远站在官道旁望着那支年轻的军队一点点消失在远方,心中感触颇深。

  战前动员神马的,其实有时候真的很有必要的。

  思想工作,说白了,有时候就是忽悠呗,就看你忽悠的功力深不深了,深了的话就跟赵本山小品里演的一样,把好人也能给忽悠瘸了。

  “相爷,我们也回吧。”

  孟明远身后是一群文武大臣,他这个百官之首丞相大人不说回,谁也不敢先走。最后,户部尚书便被其他五部尚书给推出来顶风冒雪上了。

  “你们先回吧。”

  “诺。”

  百官们很慡快地就各找jiāo通工具回城了。

  户部尚书没有跟着大家一起走,他站在孟明远身后像他一样望着那支年轻军队消失的方向,轻叹一声,道:“相爷是在为他们感伤吗?”

  孟明远亦叹了口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huáng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咦,这四组诗搁一块其实也挺押韵的嘛。

  “相爷此诗甚有气势。”

  孟明远后脑勺的黑线哗哗地往下淌,生生挺住自己的心虚。

  “你不跟他们一起走,留下来做什么?”

  户部尚书看着官道的尽头,道:“其实,相爷心里也是忧虑多多的吧。”

  孟明远没有否认,打仗这种事,在这种冷兵器的时代有时候真特么地不好说呀,他于用兵之道完全就是个门外汉。只能想到什么就尽力去做,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尽到了心,努到了力,就是不成,那也可以无憾,不愧对他这一相之位。

  户部尚书继续往下说道:“其实相爷心里很清楚,你愈镇定百官就愈镇定,百官愈镇定,陛下自然也会沉稳,百姓自然也就理所当然地安之若素。”

  孟明远笑了,“卢大人,你这话过了,本相可没这么大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他还真是羡慕穿越文里主角们的各种金手指,简直十八般武艺样样jīng通啊,不像他挣扎得这样辛苦。最近,他读兵书读得都快吐了。

  “当初南王叛军围城,相爷,说句托大话,是你一手力挽狂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