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枝脸色变了变,“大爷,你对小萍的好,我们咋能不知道呢,不然有了这样的事qíng,哪敢还上门来。当初小萍一直不同意,是我这个当妈的给应下的,这女人嫁人是一辈子的事,就是小萍不嫁,李家还是找别人,铁柱那孩子老实,哪怕让大爷和二chūn埋怨我一辈子,我也认了,我也是个当母亲的,哪个当妈的能不为儿女着想呢。”
说到最后,孙枝拿起衣角抹起泪来。
“四婶,你也别多想,你们家和李家的婚事是你们两家的事,我和李铁柱的婚事不成也怨不到你们。”二chūn见四婶又哭上,知道爷爷会心软,就开了口,“一件棉袄到不是我爷舍不得,但是我和李铁柱毕竟有过订亲的事,这新棉袄一拿出去,不用问换成谁都看得出来那是我爷爷的,李家看了心里也会犯膈应,这结婚过礼原本就是件高兴的事,再让对方膈应,就不好了。四婶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老四媳妇,你回去吧。”张老头的脸也yīn了yīn。
打和李家退了亲之后,在村里张老头遇到李德也像仇人一样,李家虽然退亲也是有正当的理由,可到底那也只是流言,村里人虽然不待见二chūn,不过背后讲究李家的也不少,这样李家心里也怨上的二chūn这边。
两家人自然是两看相厌,都不待见对方。
张老头的想法里,错的是李家,李家竟然还敢不待见自己家,心里哪能不生气,原本还有些动摇的心,又硬了下来。
孙枝看着二chūn是又气又恨,眼看着就要到手的东西,就这样又没了,偏又不能发火,只能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无功而归。
等人一走,二chūn还不忘记叮嘱爷爷,“我看四婶那边不会死心,爷还是把棉袄穿上吧。”
等二爷真的动身过来,爷爷又把棉袄穿上了,就不相信他们还会要一个旧的,只怕他们自己都会觉得晦气。
张老头马上就明白孙女的意思了,心里还有着对李家的气,大嗓门道,“就是当火烧,我也不会拿给李家,还真当我张跃进是好脾气,孙女就让他们随意欺负不成。”
又担心孙女伤心,“你放心,爷和你贵书打过招呼,有好的第一个紧着你来。”
难怪爷爷昨天会说有好事,原来是这个。
二chūn心下暖暖的,一肚子不想嫁人的话也没有说出来,“好,我知道。”
到底不忍心让爷爷担心。
等二chūn去忙着拿冻白菜的叶子喂兔子,二爷上门了。
二chūn呆在外屋没有进去,隔着门也能听到二爷的话,无非还是苦穷,可爷爷的态度也qiáng硬,嗓门格外的大,最后二爷爷走的时候脸色自然也是不好看,把门也摔的直响。
李家那边也在为过礼的事qíng发愁,在农村男方给女方过礼,身价钱有三百三和二百二的,衣服要准备十二套,还有两双鞋,看着东西不多,可这年头家家就是生产队的工一个不落,到了秋天结算的时候,都还欠队上的钱,分的那点口粮一家人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去卖,能攒下钱的就是卖jī蛋和卖年猪。
第六十六章:对比(每天求月票稳稳的更新
李德在队上当会计,平时家里吃的用的,能多拿一些,所以相对来说,条件在村里也是好的,加上王香是个会过的,家里养了很多的jī,还每年养两头大肥猪,这样家里也攒下点钱,两家谈婚事的时候,张家就要了三百三的身份钱。
王香就这么一个儿子,能拿出三百三的身份钱,家里也有面子,纵然是心疼这钱,还是一口应下,衣服也应下是十二套,买衣服的钱是有,可是布票却不好弄,现在这个时候你就是有钱没有布票也买不到衣服。
张家那边在高福生处借了十二尺的布票,这是一个人一年的布票,最后不够还张萍大姑得了信给送了布票过来,布票有了,却没有钱,这又是难题。
好在附近有跳大神的,张跃步给人跳大神会有压堂子钱,多是几块钱,这样家里买布的钱总算是凑齐了。
就这样,一家人还跟着愁眉苦脸的,结婚女主这边要准备三天的流水席,有客人来随到随吃,这办席面的钱还没有着落,再好的婚事,也让家里的气氛好不起来。
几天的功夫,张萍的嘴角也起了水泡,看着家里为她办婚事这么难,咬着唇也没有一点办法,又恨大爷爷那边太不近人qíng,每个月有工资,就是拿出半个月工资来,也能让他们度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