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g真坏!”乔乔得出结论。
莫语蹲到女儿身后,看一眼这兵丁的腿,轻问:“请问,你们是从骑军退下来的么?”
那士兵摇摇头,“我们是步军,骑军是主力,已经进了北线的桓渡,算一算,现在差不多该跟胡兵遇上了,他们是好样的。”艰难地竖起大拇指。
莫语咬唇,又是无尽的担心啊,“谢谢。”勾起女儿正想转身,忽然想到竹篮里有馒头,揭开笼布,狠一狠心,拿出两个塞进那断腿的士兵怀里。
“大嫂,拿回去吧,我们有军粮,日子都过得不容易,留给孩子吧。”
莫语吸吸鼻子,“没事,你吃吧,我们家都是女人,吃不多的。”拉着女儿就走。
小乔乔一边被母亲拉着走,一边回头看那个大叔,“娘,大叔哭了,他是不是不喜欢吃馒头?”
“别瞎说,快回去了。”拉着女儿直往前走,担心要是再遇上巡街收税的卫队,又要缴钱了。
“大叔,我爹爹很厉害的,一定能把坏人打跑!”小乔乔喊得很坚定,因为她爹爹无所不能嘛!
路两旁的伤士残兵们听到小丫头的童语,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满街的苍凉因为一个小女孩的宣言而乍然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回到家关上院门后,莫语忍不住摸摸女儿的小脸,苦笑道:“你个小没脸皮的,跟你爹一样野,真是什么都不怕。”
“咯咯——”乔乔笑两下,“娘,我能不能吃一口咸ròu,就一口!”伸出一根手指在脸前比划。
莫语看看四下无人,从竹篮里拿出刚买的蒸咸ròu,从边角撕了一块拇指肚大小的塞进女儿嘴里——不能给太多,这些是全家好几天的菜呢,“好不好吃?”
“好吃!比汤包都好吃!”小丫头咂咂嘴,抱着娘亲的手,不再要第二口,因为今天的份额已经满了嘛!
“我闺女真乖!”莫语弯身亲一下女儿的额头。
母女俩嬉笑着转出门楼,天晌了,做饭去喽……
乔乔乐不颠的,心道又可以再吃到一块咸ròu了,真好。
☆、六十一 复见君
六十一复见君
衣食贫乏的日子一直持续着,无穷无尽,从渡头运来的伤兵也一拨接一拨,每到一拨,李家女人都要跑去挨个认,怕有自家男人在其中,一次接一次的担心弄得人jīng神疲惫。
入了冬后,渡头上运来的伤兵越来越少,但渡头仍有期盼的妇人们在等着……
“大嫂,大嫂,听说今天有大船运兵到江上游!”钱诗诗提着裙子一溜小跑着过来这屋。
“是嘛。”莫语对此并没太大反应,因为知道丈夫的骑军在最前线,应该在北方才对,怎么可能经过这儿。
“咱们去看看吧?就算没见到人,兴许还能打听到呢?”
莫语点头,解下腰上的围裙。
“娘,我也要去——”乔乔勾着刚会走几步路的弟弟,在一旁急的要命。
“好,一起去。”抱起儿子,勾住女儿。
一班人还没出院子就见欣乐抱着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也追了上来。
吴氏跟在女儿屁股后面追,“欣乐呀,你才刚出月子,这大冷天的,不能出门。”
莫语、钱诗诗也跟着劝阻,好不容易把欣乐劝了回去。
前天刚下过雪,路沿、糙丛里还残存着积雪,江南的冬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过,因为过度湿润的空气反倒增加了寒冷度。
已经开始牙牙学语的李敬文拍着母亲的脸颊当好玩,他才不懂什么着急担心呢,连爹爹是什么东西都不知道的人,你能期待他懂什么事?
莫语由于没有过多的期待,所以失望度反而小,到是钱诗诗都快急哭了,因为没看到丈夫的身影。
“还有一队,后面还有一队。”人群里有妇人如此道。
钱诗诗兴奋地拽住莫语的手,差点跳起来,“大嫂,听见了没,还有一队。”
莫语翘脚往后观望,发现后面真有一队,而且是骑马的!她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差点兴奋地跳起来,暗暗祈祷,一定要有政然,一定要有政然!一定……嘴角缓缓垮了下来,因为骑兵的旌旗上写着大大的一个“魏”字,那是魏国的骑军……
失望几乎让她整个人都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