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纪·锁香楼_作者:荔箫(35)

2017-08-25 荔箫 宫斗文

  “人不在了,记忆救了别人。”我说,“也很好。”

  一切似乎都很好。

  “这名字我当真取不来。”我踌躇良久还是毫无思路,遂向他一福身,“有劳师兄。”

  昭泊凝神片刻,走到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三个大字:满庭芳。

  “满庭芳?这和凌莲有什么关系?”

  昭泊勾唇一笑:“知不知道‘满庭芳’的别称?”

  我摇头:“故意拿这个气我,你知道我对这些知之甚少。”

  “满庭芳,又叫‘满庭霜’。”昭泊解释道,“凌莲从前受尽折磨,每天的日子都如同霜打一般灰暗,如今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霜露过去,满庭芳香。

  昭泊曾说我对感qíng之事太执著,对此我只能承认。其实就算姜麒将来厌倦了凌莲、另外娶妻纳妾又如何呢?姜府不得宠的妾侍即便过得再差也好过凌莲先前的日子,可我偏偏对此很是不甘,总忧心姜麒负了凌莲怎么办。

  执著的同时我也清楚,世间的感qíng哪有绝对的、世间的万事又哪有那么多“怎么办”?从此我们与凌莲姜麒大约是不会再有什么jiāo集了,各走各的路,他们好与不好,负与不负,与我们皆不相gān。

  唯一样相gān的,就是我接下来要好生研究一下这“满庭芳”要怎么用,这样奇怪的味道要按照什么比例和普通香料搭配调香才好闻,以及要怎么跟调香师解释这香的来路才不会让他们产生怀疑也是个大事。

  正思绪非乱间,瓶中隐隐飘散出一缕若有似无的麝香,昭泊脸色一白,我戚戚道:“她果然是知道的,她分明地闻出了那创伤药里的麝香,却还是无所畏惧地用了下去。”

  昭泊点头:“她很聪明,她知道什么是她抓得住的,什么是她抓不住的。”

  只是,彼时的我们,并不知凌菡与姜麒的感qíng。若是知道,也许昭泊不会加这一味麝香,而我,也不会让她用这药了。

  如今的凌莲,已经不记得这些了。身为凌菡嫁入姜府的她,若有朝一日突然得知自己麝香侵体不能生育……不知她会有如何反应。

  我打断自己无限惆怅下去的心绪,塞住瓶塞,手中握着这一只小小的殷红瓷瓶沉吟良久。

  满庭芳,满庭霜。

  凌莲,愿你今后的日子,永远是满庭芬芳。

  作者有话要说:喵~~《满庭芳》到此就是终章了~~下一个故事咱换换口味~去看看宫廷里发生了什么~~【怎么说得像推销节目- -】不要纠结于活下来的到底是凌莲还是凌菡……因为我也不知道……

  ☆、踏青游·清明

  他们是帝王,她和他们,本不该有任何jiāo集。这一切,从一开始就仅仅是一个笑话。

  ——序言

  大燕朝明德十七年清明。

  与历朝历代一样,大燕朝传承了清明踏青的习俗。锦都西南侧的绵绵青山在这一天是城中少男少女的绝佳去处。皇亲国戚、文人雅客、平头百姓这一天都三五结伴地出城往山上去。

  那年,闵素儿十二岁。

  只是锦都的普通人家罢了,绫罗绸缎自是没有,就穿了身七分新的麻布jiāo领襦裙,与几户邻居家的同龄女孩一起出了城。

  清明素有戴柳的习俗,大人戴柳无非是为了辟邪驱灾,可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无所谓辟邪也想不到驱灾,单纯图个好看。穷人家的孩子又没有什么首饰可用,柳枝编成圆环戴在头上好歹算个点缀。除了自己戴,手巧的女孩子们往往会多编上一些,倒卖给其他人赚点小钱补贴家用——至于为什么会有人买,其实多半是那些文人雅士大有悲悯之心乐意花钱帮她们罢了。

  闵素儿属于家中不宽裕但也并不缺这点钱的人,卖了钱便当即去城门口的摊贩那儿买了个风筝。因为有踏青习俗的存在,放风筝在这一天也是常见的活动,还一度被附上了驱邪的寓意,不过说到底还是玩得开心最重要。

  闵素儿手里这只风筝是极为简单的菱形,薄薄一层纸糊在架上,上绘五毒。虽然简单,几个小姑娘也玩得颇欢,一路欢声笑语洒在山间。

  其实放风筝也算是个技术活,能不能放起来不仅要看风力,还得会放。闵素儿一走神的工夫,风筝就在天上晃了几晃,歪歪斜斜地栽到地上。闵素儿一吐舌头,向几个伙伴道:“我去捡。”就向风筝落地的地方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