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温婉(上)_作者:六月浩雪(1210)

  “皇上说让恒王回来帮着郑王办差,却因为温婉郡主醉酒,没了下文。要是真让恒王回来,把这滩水搅浑了。这样对我们,反而极为有利。”下面的人谨慎地说道。

  赵王听了沉思着,没说话。要是恒王回来,局面会比现在更为混乱。对他也不是什么好事。父皇这到底是在做什么。

  “王爷,皇上这么做,应该是警告地告诉郑王,小动作不要太多。否则,真的会让恒王回来,那这趟水,真会越来越混。不利于朝局的稳定。”一位幕僚说着。因为正常qíng况下,不是皇帝授意,皇帝说过的话,是不会传扬出去的。

  “恩,如今边关不太平,沿海眼看着就要开仗。他不可能让局面混乱的。这次很可能是对郑王表达不满,给他一个警告。可越是这样,才越糟糕。”庄先生越说,脸色越严谨,最后勃然大惊。那样子,受了极大的惊吓。

  “怎么了?”赵王看着庄幕僚的样子,心里一紧,不好的念头立即冲了出来。这么多年,赵王还是第一次看见庄先生失态。

  “这事,按说要训斥也该是先训斥王爷你?因为这事是王爷起的头。但是皇上为何却只训斥郑王?”庄先生面如死灰。不会的,这么多年的努力,不可能的。庄先生第一次不相信自己推测。

  “这不是好事吗?你还巴不得王爷被训斥不成。”另外一幕僚很不高兴地说着。

  “好事?什么好事?这件事就可以看出,皇上对郑王的要求明显要高与对王爷的要求,这还是好事?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坏的事qíng了?王爷,这可是个极为不利的消息。”庄先生头皮发麻地说道。对郑王的要求越高,也就意味着,皇上对郑王的期望越大。而期望大背后的意义,不言而喻。

  作者话:一直停电到现在,所以耽误了,不好意思了。

  一一六:钟潜之的决定

  “王爷,皇上特意提到赋税,提到沿海战事跟边关的防护皇上是在隐讳地提醒王爷,朝廷不能内斗,内斗就会引起朝廷动dàng,那样对前方战争极为不利。同时,皇上这也是在婉转告诉王爷,这也是他为什么不动江南的原因。王爷,我斗胆,不知道郡主对王爷可有什么提示的。”陈先生条理分析清楚。

  郑王也是眼睛一亮。面上不显“温婉只是跟我说,勤勉办事,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一切以朝廷的安定与利益至上。”

  陈幕僚点头称赞“王爷,我们差点都走入了误区。也许皇上迟迟不愿意立储君。可能不仅是要你跟赵王互斗达到皇上的平衡之术,确保皇上的地位不受威胁。可能也是因为你跟赵王都没有满足他对储君的要求。王爷,这样看来,我们暂时不可再与赵王流于表面起纷争了。”

  郑王自己也是能力卓越之人,只是之前一直在误区。这会陈幕僚的解释,让他幡然醒悟,陷入沉思。

  江南的事,灏亲王只是走一个过场,着重处置了几位官员。并没有碰江南的要紧职位上的官员。钟潜之仍然当他的江南总督。

  这日,钟潜之在与几位官员商议政事。仆从在他耳朵边上说了一句话,钟潜之点了头,表示知道。等处理完政事,立即回了府邸。

  回到府邸,急切地问道“人呢?”

  阿盅道“回老爷,事关重大,奴才把他请到了外书房。”

  钟潜之立即让人到了内书房。看着来人,是一个短小jīng练的,年约三十的中年汉子“属下拜见主子。”

  钟潜之心里波涛汹涌,但还是保持面上的平静:“王妃让你带的东西呢?”

  中年汉子从怀里取出一个金锁片。钟潜之接过金锁片,眼里有着泪花。这是赵王妃满月的时候,他亲自请了匠人给打的长命锁。女儿已经不在了,看见遗物心里的悲伤止都止不住。

  阿忠轻声道“老太爷。”

  钟潜之挥手让两人下去。将长命锁掰开,从里面掉出一团纸出来。钟潜之颤抖着手,将之摊平铺开。看了以后,全身的血从脚底直往头上冲。

  喃喃地说道:“怎么可能。”

  赵王妃送过来的信,只有寥寥数字:“温婉是江守望,赵鸿斌与皇位无缘,望父亲早日做打算。”

  钟潜之无力地坐在八仙椅子上:过了好一会,才颤抖着取了火折子,把东西烧了。

  看着信件在手里化为灰烬,钟潜之的眼泪也止不住的往下掉。他的女儿真的是被赵王杀的。否则,女儿不会直呼其名。赵鸿斌,欺人太甚了。好歹做了近二十年的夫妻,竟然不顾忌一点夫妻qíng份。既然你无qíng,别怪我无义。梅广,我也要你全家为我的女儿跟外孙女偿命(柿子都是拣软的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