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妃不明皇上的病qíng到底如何了,只得牵着大皇子来到坤宁宫探探消息,自然被人客客气气的拦下来,厂公怀义亲自带人守在宫殿前面,见淑妃母子冒着风雪前来,怀义赶紧上去行礼,婉言说道:“皇后娘娘下的懿旨,老奴不能让您和大皇子进去,淑妃娘娘放心吧,一旦皇上或者皇后有召,老奴定立刻派人去请您过来。”
淑妃岂是那么容易被打发走的?她摸了摸身边带着银白色狐皮帽、懵懵懂懂的大皇子,说道:“皇后娘娘的懿旨,本宫定当遵从,只是大皇子挂念着他父皇,一定要来瞧瞧才放心,否则连午饭都吃不下呢,还请厂公进去通报一声。”
怀义正嫌后宫不够乱呢,便故作为难的答应下来,说道:“好吧,咱家进去通报一声,不过结果如何,咱家可就不敢保证了。”
淑妃心中一亮,果然大皇子是最好的敲门砖,如今皇后迟迟没有身孕,顺王又回来了,皇上还是很重视这个唯一的儿子的。怀义匆匆进了寝宫,好几个太医都围着龙chuáng把脉闻诊,怀义故意不报给已经恢复意识的安泰帝,而是在隔壁偏殿里将淑妃娘娘和大皇子请求进来在皇上身边伺疾的事qíng告诉了刘皇后。
又拿着大皇子邀宠!别以为就你能生儿子!刘皇后冷冷一笑,说道:“既然淑妃说大皇子记挂着皇上,我怎么忍心见骨ròu分离呢,皇上心qíng不好,或许大皇子陪在身边能哄他开心点。那就让大皇子搬到坤宁宫住几日,等皇上病愈了再送到翊坤宫吧。”
淑妃再能忍,也绝不能忍被皇后夺走大皇子吧,到时有场好戏看了,怀义挑拨成功,故作无奈状去宫外传话,听说皇后要接儿子进去暂住,淑妃目光蓦地一缩:糟糕,真是偷jī不成蚀把米了!大皇子才三岁多,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正是最依赖母亲的年龄,皇后此举,是要qiáng行把我们母子分开啊!坤宁宫是皇后的地盘,皇上病重,她万一对大皇子——
淑妃不敢往下想了,她紧紧抱着儿子,说道:“大皇子还小,离不开本宫,求厂公帮忙说和,容许我陪着大皇子一起进坤宁宫。”
怀义蹙眉说道:“可是皇后娘娘只要大皇子进宫,以全大皇子的孝心,并没有提到淑妃娘娘——”
淑妃忙说道:“麻烦厂公去向皇上禀报此事,皇上定会让我和大皇子一起进去的。”
怀义就是要挑破三方的关系,找机会向安泰帝说了外头的事qíng,谁知安泰帝摆摆手说道:“大皇子还小,药盏都端不稳,如何伺疾?真是胡闹,淑妃也太心急了。何况孩子身子弱些,容易过了病气,皇后没当过娘,不知轻重,贸然要大皇子搬进来,万一他也病了呢。传朕的旨意,就说朕并无大碍,只是最近偶感风寒,药里掺了些补药,冬天宫殿火盆生的旺,嗓子一时燥热,就吐了血,吃了清火的药,清清静静的休息两日就好了,朕还要去后日的大朝会呢,宫中不准再议朕的身体,胡乱猜测,制造惶恐,违者送掌刑司听候发落。”
怀义心下觉得有些奇怪,将口谕传下来后,暗中调查皇上到底是何疾,看皇上的气色还好,怎么太医们都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而且皇上还坚持不准任何人探视?
连死人都瞒不过东厂,调查的结果很令怀义吃惊:皇上居然一直在偷偷服用壮阳催qíng的红丸!而且红丸还不是太医配置的,太医院在事发前对此并不知qíng,而是刘皇后从民间寻的秘方,jiāo给皇上心腹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研制而成,或许药xing太烈了,皇上的身体有些受不住,那日大朝会受了些气,引得药xing爆发,气血受损,当场呕出血来!难怪皇上要坚持在皇后娘娘的坤宁宫静养,谁都不见,并且太医们不敢开口透露半个字,原来这种见不得人的“疾病”啊!
安泰帝登基之后,一直保持着勤政爱民的姿态,每晚批阅奏折到三更半夜,jī鸣时就起chuáng早朝,从无间断,很是劳累,即使正值壮年,这种巨大的工作量也能把人压垮了,所以以前皇上一般是倒头就睡,很少踏入后妃的宫殿过夜,后来立了刘氏为皇后,为了生下嫡子,安泰帝忙到三更时分放下奏折,就直奔皇后娘娘的chuáng上开始加班“耕耘”了,刘氏青chūn美艳、体态如苏、chuáng技了得、每每令安泰帝感受到飞升般的快乐,暂时忘却朝堂上的烦恼。
可人不是铁打的,安泰帝很快就力不从心、纵使热qíng似火,“小皇帝”却始终一副微软的怂样,屡屡不得成事,安泰帝很受打击,但出于自尊,也是害怕传出去帝位不稳,就没宣太医诊治。刘皇后以前是瘦马,晓得一些神奇的“秘方”,为皇上解忧,便抄了方子,jiāo给皇上最信任的掌印太监做红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