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赐下过几匹贡缎,其中水蓝色的已经给叶央做了衣服,皇家出来的东西正合适去觐见天子,哪怕严格来说她只是个平民,无封号在身,也不至于失仪。
恭敬地垂着头往前,叶央偷眼看了看四周,大殿空旷开阔,召集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来开个会不成问题,台下右侧站的是商从谨,除此之外再无旁人。
“民女叶央,叩见天子,吾皇万岁……”在皇帝的书案前她开始行跪拜礼,连呼吸都拘束了许多。
皇帝也是个gān脆人,手一摆免了那套繁文缛节,低音浑厚威严:“起来说话。”
叶央这才敢稍微把脑袋抬一抬,殿内圣上身后站了两个宫婢,左侧还有一个太监,桌上摆了一个铜质的鹿形香炉正袅袅冒着烟,再看看传说中的皇帝——老哈士奇!
商从谨和皇帝长得很像,只是五官没那么粗犷,不是传说他生的像先皇后么?
“言堇说是你提出的改军制,具体是怎么个改法,说来听听。”天子对叶央说话时比对自己亲儿子还温和,虽不习惯却挤出一个鼓励的表qíng,“记得第一个同朕提出改军制的,还是叶骏将军。”
☆、第61章
阿爹?
叶央听到那个名字,也顾不得什么规矩,把头完全抬了起来,一瞬不瞬地看着皇帝,目露疑惑。这么说来,她爹也提出过改军制的建议?
抬头不过片刻,她还没忘了自己是在跟谁说话,立刻又垂了下去,“民女见识浅陋,所言之物还望陛下多加斟酌。军制若改,为难的无非两处。第一,废军户后的兵力来源;第二,如何供给士兵粮糙。故而民女想,若从庶民中选拔士兵,服役一定年数后即可归田卸甲,军籍不再世袭,征兵的范围便从军户扩展到了全天下的农民。有田地的农民应征入伍,可免其农税,但朝廷只负担士兵战时的口粮,不再供养其家眷。如此一来,连粮糙之急也解决了。”
和平年代则是农民,战争时又成兵将,这种以兵养兵的军制在叶央有限的历史记忆里,叫做府兵。免除赋税对前去当兵的农民益处不少,朝廷又无须负担起非战时军人的消耗了,对双方都有利。
最好的军制当属募兵,由朝廷出钱招募专门的士兵,年龄到一定岁数后退伍。但目前大祁还没那么多银钱,等国力qiáng盛了再改此军制也不迟。
皇帝若有所思地听着叶央的话,时不时点点头。他和几位近臣商议了数日,得到扩充军备的计策,无非是想法子再罚没一批军户,或者对军户二次征兵。还不如当年的叶骏将军,在离京驻守西疆前就说过,若想大祁再无外患则军制必改……如今他的女儿也这么说了。
“此策甚好,甚好。”皇帝指尖轻扣着书案,表qíng却不像夸赞叶央,作为一国之君,他还没糊涂到来个小姑娘献计,不加考校就听从的地步,“只是以你所说,军制一改,日后我大祁士兵都是有田地的农民,那之前的军户该如何安排,取消军籍世袭后,恐怕要多出大量无地之流民了。”
叶央不急不慌,躬身拜了一次,胸有成竹道:“回陛下,我朝军户耕种的土地俱为朝廷所有,取消世袭仍可作普通佃农,朝中念起祖辈征战,可将地租与其使用,若陛下愿减免赋税就再好不过。”换句话说,人家本来就没有自己的土地,还用担心成为无地流民吗?
现代社会要保证耕地红线,动不动就退耕换林的,可这是地广人稀的古代,叶央在西疆就不止一次地见过野猪等猛shòu,出了城就是大片大片可开垦为耕地的林子!土地兼并致使流民泛滥,那都是一个朝代末期才会出现的qíng况了,现在称得上大地主也只有大祁世家权贵及新贵宠臣而已,平民成为地主的例子还不多,能当个富农就已经很了不起。
只要皇帝出些银子……不,出些农具,再免一年的赋税,就有大把大把的人愿意开垦荒地!再加上大祁并未太遏制商贸活动,以叶央所见,雁回长廊六城都是贸易重镇,人家不种田也可以经商嘛!
皇帝又问了几个问题,叶央皆对答如流——她那三天不眠不休,拿出在程序中捉虫的jīng神,把每一个细节考虑进去,光笔记就整理了不少。
“还有一事。”老哈士奇目光中的赞赏越来越深,又不免纳闷,那些东西是叶央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叶骏将军教给女儿的?当年叶将军只提出要改军制,但又说时机尚不成熟,不敢妄言,而后去了西疆,结果他只等回了爱将战死的消息,如今有叶央献策,当真是虎父无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