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母妃,楚王想要一个我们府里的玻璃球,我只好回来取……”旭儿大步走了进来,一跨进殿门便向卢八娘说道,然后他就像刚刚发现崔氏母女也在似的,躬了躬身道:“不如舅母和表妹在此,实在失礼了。”
卢八娘看看儿子,他脸色略有些cháo红,呼吸略带了些急促,后背有一两处汗水已经透过了轻薄的衣衫,很明显是外面急着赶回来的。
为了楚王那个不懂事的王爷,旭儿会回来给他取玻璃球?那是不可能的!旭儿从来都瞧不起楚王,也不屑与那个蠢材在一起说话。
可是他大约只来得及找到这么一个蹩脚的借口了。
看着儿子眼中执着的目光,卢八娘笑道:“看把你急的,赶紧先去洗一下,换件衣服,至于玻璃球,你自己屋里也有吧。”就在旭儿的脸已经全红的时候,卢八娘又补充道:“我知道了,你是想要母妃那个最大的?”
“我不热,不用换衣服了”旭儿已经抬起眼来看着母妃,虽然还带着羞意,但目光特别的坚定,“那个母妃可以给我吗?”
淮北王府管理也许不是最严的,但一定是最有条理的,淮北王妃在接见客人时,断不可能没有人告诉旭儿,发生了让他误闯的事件。至于玻璃球,卢八娘这里其实只留了些送人用的,真正最大最好玩的,还是在三个儿子那里。尤其因为世子的社jiāo最多,旭儿所得的也最多。
卢八娘看了看儿子,然后让人去自己屋里拿一个玻璃球出来,“拿去送给楚王玩吧。”
旭儿接了玻璃球并没有如他刚刚急匆匆到来般地离开,这一会儿他已经神清自若了,看似随意般地问:“看样子舅母和表妹要回府?不如我送你们回去吧。”
“不敢劳动世子。”孟慧娘道。
几乎同时,崔六娘也说:“有劳世子了。”
母女二人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然后她们对视了一眼,崔六娘上前一步笑道:“实在是麻烦世子了。”而孟慧娘低下了头,跟在她母亲后面不语。
旭儿大方地笑着道:“我也是顺路,并不麻烦。”
卢八娘能做的只有客气几句送走这对母女,但她心里却另有一番感慨,儿子看来是动心了,竟然能及时打探到消息特别跑了回来。她靠在榻上,细细地思量起来。
这时又有人将崔家的大夫人——也就是卢七娘求见的贴子送了上来,卢八娘看了后还真不好像对别人那样直接打发回去。毕竟是堂姐妹,况且卢七娘如今身份依旧高贵,又成了士家大族的当家夫人,掌握着大片的良田、坚固的坞堡和上万的部曲。
再者卢七娘从来对淮北王府从来都是礼貌周全,当年北上时她还送了不菲的财物,后来也时有往来。
“怎么今天都赶到了一起?”她低声笑着站了起来,“快请崔夫人进殿吧。”
卢七娘进了大殿,昔年的温和端庄的少女变成了雍容而严厉的贵妇,她展开了完美的笑容,向卢八娘走来,“这么多年了,我们姐妹终于重逢了。”声音中的喜悦让卢八娘觉得她果真是想念自己的。
“大郎的身子没事了?”卢八娘亦体贴请这位堂姐坐下,然后关切地问道。京城里几乎没有不知道崔家大夫人的独生儿子病得非常重,这也是卢八娘到京城后没有在任何公开的宴会上见到卢七娘的原因。
“这次又熬了过去,应该能再撑些时日。”提到了重病的儿子,崔大夫人很是平淡,在她已经变得刚硬的面部线条几乎没有变化,在卢八娘的邀请下平静地坐了下来,“我才能出门就到王府来了。”
卢八娘从来都认为自己在前进的途中经过了艰苦奋斗,付出了很多的心血,甚至孟白还因此同qíng过她,但是在卢七娘面前,她突然觉得自己过得实在太轻松顺意了。
明明知道未婚夫命不久了,还是为了家族联姻毅然嫁了过去;遗腹子生来就患有疾病,却还将他成功养大,又为他娶了高门的妻子;在这样艰难的道路上,卢七娘还将崔家的大权揽在手中,撑起崔家宗房,卢八娘自问自己做不到。
这种做不到并不是因为才gān的不足,而是jīng神上的软弱。卢八娘在病后一直在深刻地反醒自己。从前世到今生,她一步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世界就是如此,温qíng也罢残酷也罢,她早就应该以更积极更乐观更坚qiáng的态度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