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如果没有心志坚定、对自身有着非常高的道德要求的司马十七郎成为她的jīng神支柱,并对她全身心地哈护,她也许还是走不出自己的误区。
她早就应该敞开心胸去接受周围更多的人。就如生xinglàng漫的孟白,即使他被淮北王嘲笑得颜面全无,可能有几天不好意思出门,但是没多久他就会满血复活;又如眼前的卢七娘,虽然她的选择卢八娘并不赞成,但是还是在荆棘丛中走出一条自己的康庄大道。
所以,卢八娘很诚恳地问:“姐姐有什么事qíng?”
卢七娘来王府的目的很简单,简单到她用一句话就概括了,“我们姐妹十几年没见了,总应该在一起聊聊,再看看将来都有什么打算。”
崔家的实力虽然早就如卢家一般地下降了很多,但是身为掌着一族权势的崔大夫人就是淮北王妃也不会轻视,所以对于这一提议卢八娘微笑着颌首赞成。
本以为卢七娘会说些家国大事,没想到她话峰一转,“孟右军一定在你面前说了我不少的坏话吧?”
☆、第百二十一章表明态度崔家投靠攀附权贵卢九献女〔一〕
卢七娘早就知道淮北王妃与孟家的这位表兄qíng谊非比寻常,她不想于孟白已经在淮北王妃心里种下了很多对自己不利的种子的qíng况下谈起正事,于是她自问自答道,“他一定说我骗了他,可是他不想想,皇上想让他的女儿进宫他不肯,谁敢平白无故地得罪皇家娶了他的女儿呢?”
这其实是非常浅显的道理,但是孟白就是没想通才上当的,于是卢七娘得出了结论,“所以他的嫡长女能嫁给我儿子已经是很庆幸的事了,否则孟右军只能把女儿送到京外,甚至送到道观尼庵出家。”
看卢八娘没有反驳,她又说道:“我不是自夸,以孟右军和他夫人的处事能力,儿媳妇虽然是嫡长女,但其实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教育,还是嫁入崔家后在我的教导下才真正成熟懂事了。”
此时卢八娘不得不反问一句了,“听说大郎的庶子不少啊?”
“这一定还是孟右军说的,”卢七娘不屑地摇摇头,“我家大郎的身子不好,我这个做母亲难道会给他塞一屋子妾室,让他沉迷于女色吗?不怕你笑话,大郎成亲前屋里都没有伺候的人。”
“还是媳妇有了身子后,我才挑了几个有宜子相的侍女送过去,都是算好了易受孕的日子才合房,为的就是多生几个孩子。”
孟白毕竟与卢八娘有着不同一般的关系,所以她一直是倾向孟白的,听着卢七娘的话,卢八娘原来的不以为然消失了,她突然理解了卢七娘。
虽然卢七娘一句苦也没诉,但是生养了四个孩子的卢八娘完全能够想像到抱着生来就不健康的遗腹子,带着他一点点地长大,卢七娘的心里有多煎熬。可能儿子有一点的风chuī糙动,她就会吓得整天吃不下饭,整夜睡不着觉,然后儿子总算长大了,娶亲了,她该有多怕他不能留下后代……
现在崔家的大郎的病终于发作了,可是在卢七娘的心里早已经承受过千百次这样的痛苦了,所以她虽然还是痛苦,但是却也有些麻木了,于是她能够平静地坐在这里与自己说着这些。
卢七娘感觉到淮北王妃态度的转变,点头道:“儿媳妇最初不知道大郎身子不好,所以也是有些埋怨我的,但是现在她完全懂了,而且还从心里感谢我这个婆婆,我是真正为她好。”
“现在就算大郎去了,家里也有六七个庶子,总能好好地养大几个,撑起崔家长房的门户。不只我和儿媳妇将来要靠他们,就是嫡出的两个孙女也要靠她们的兄弟为她们撑腰。”
卢八娘听了卢七娘的理论,不由得再问道:“儿媳妇会守在崔家一辈子?”本时代妇人再嫁并不是少见的事,特别是从淮北传来的风气,更是开放,卢七娘怎么就这样有信心她的儿媳妇也会如她一般在崔家守上一辈子呢?
“孟右军恐怕会想接儿媳妇回孟家,但是儿媳妇肯定不会走的。”卢七娘肯定地说:“她生养了两个女儿,怎么能放得下呢?再者我们婆媳一向和睦,我就像教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教她怎么管家,怎么约束崔家的旁枝子弟,怎么看懂朝堂上的事。等我老了,在崔家的小辈能立起来之前,崔家所有的事就要由她来管了。”
然后崔孟氏就会长成下一任崔家大夫人,就像卢七娘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