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197)

2017-08-21 卫风

  又林也是一样的感觉,她关心并同qíng石琼玉,但是她也无法在这件事qíng给她什么帮助。

  他们的力量都太弱小——而长辈们不但掌握着话语权,更站在了正义和礼教的制高点。

  “我给杨兄写了封信,可是没想好要不要寄给他。”

  又林抬起头来,她明白朱慕贤在顾虑什么。

  chūn试在即,朱慕贤在备考,杨重光已经落籍在他姨父那里,chūn试他也必定要下场的。

  这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让他来还不来?就算他赶不来,只怕一分心就误了前途。可是若是这么大的消息不告诉他——

  真是左右为难。

  又林心说,她和朱慕贤都有点傻气,她是还有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朱慕贤倒是一片赤诚天真。可是眼下这局面……他们可真是多管闲事自找麻烦。

  第一百一十一章选择

  想到这儿又林还有些埋怨朱慕贤的意思——伱说她好好的一个姑娘家,本来和石琼玉jiāoqíng也不怎么样,和杨重光就更谈不上什么来往了。可是就因为那么巧碰见了两个人月下传qíng的场面,再被朱慕贤三说两说的,然身陷到这一大摊麻烦中间——好吧,也不光是朱慕贤的原因。

  可是现在这事qíng已经越来越棘手了。

  朱慕贤的现在正站在一个路口,需要做一个艰难的抉择。

  到底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之杨重光?

  石琼玉出嫁的日子正好是chūn试的日子,倘若告诉杨重光,那么杨重光很可能耽误了chūn试——从而前途大受影响,有些机遇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不是这科不考下科再试那么简单。杨重光的处境并不是那么好,他需要向他的亲戚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急需要站稳脚跟,为了他自己,为了他故去的亲人,这一科对他来说太过重要了。

  可是若不告诉他,两人这么错过一次,石琼玉一旦嫁人,就是一辈的事,再也无法挽回。两个人从此形同陌路……

  他回来,还是不回来?朱慕贤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进去一想,都感觉心头如急火热油煎熬着。

  朱慕贤愁得简直想揪头发。又林的心理负担没有他这么大,试探着问:“信寄与不寄,真这么要紧吗?”

  朱慕贤立刻点头:“这是当然。不管寄与不寄,只怕……都会让杨兄留下终身之憾,前程与qíng义,他总会失去一样。不管我做哪一个选择,都会让他承受痛苦的遗憾——纵然事后他不怪我,往后下半生……我也无法宽宥自己。”

  瞧,这位大概读多了,十分呆气。当然,他这种现代人会叫做傻冒的qíngcao,在这个时候是读人十分推崇的“义”。国家大义、朋友之义——所以又林一面觉得他真傻气。一面又觉得他傻得……也挺可爱的。

  “这件事qíng其实挺简单的。”又林轻描淡写的说:“伱把信寄出去,不妨叠两个封套。先在封套上写明。信中的消息他可以看,也可以不看。看了之后,他也可以自己选择做法。这封信他看了可能会影响他的前程,不看的话又可能会失去青梅竹马的qíng义——”

  朱慕贤当即有点傻了:“这样……怎么能行?”

  “怎么不能行?”又林觉得这太行了。

  “可是杨兄他……”

  “不管他是选择了前程。还是先顾着儿女qíng长。那都是他的选择,他的自由。伱毕竟是局外人,伱不能替他做选择。”

  这话听起来也有道理。可是与朱慕贤一惯做人的路线不大相合。在他想来,既然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自己是否通知好友的举动,都可能会害了他。那自己当然要慎之又慎,宁可将道德的包袱自己背上。

  他的这种行径,让又林想起一个人。那人挺有名气,被后人提起来时,常有现代人说他是个傻x。这人名叫尾生。因为与人相约,虽然有bào雨洪水也寸步不离。最终活活淹死。后来人会说他死脑筋,他是傻冒。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这人脑子怎么不知道拐弯呢?

  但是这个年代的读人,却是相当推崇尾生的。有信有义,正直不屈。

  好吧,又林想,让她一个现代人做这种事,她是做不来的。但是她在这个时代生活了很久,也能理解体会这种jīng神的涵义。

  “伱是不是还担心。这信到了他手上,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折磨?他也会陷入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