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43)

2017-08-21 卫风

  比如去了安州的杨重光和嫁去京城的石琼玉。

  不过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又林不去琢磨那两个有qíng无缘的人。有海誓山盟,未必能做夫妻。而做夫妻,也未必就需要海誓山盟那套东西。

  周榭的今日就是她的来日。

  又林对这种生活并没有不满意。也许她会嫁给表哥陆伯荣。然后象周榭一样生活得很平实愉快。也许是个别的什么人,可能根本不认识,更谈不上爱qíng。大家都是这样的,从陌生人一下子变成了夫妻,生活在一起,大部分都很认命。也都过得不错。

  “你可别瞒着我,要是有什么不如意的就和我说,我再去跟表哥和舅妈说。”

  周榭按着她的手:“你瞧你,净说孩子话。我挺好的,刚才我跟娘一说,娘也说我挺有福气的。可是有了福气更要惜福,相公敬我,我也要敬她。婆婆宽待我,我更要孝顺她,一家人你好我也好才成,不能因为人家待我好就恃宠生骄了。”

  又林斜了她一眼,行啊,才出嫁三天就觉得自己是大人了,倒过头来说她孩子气。

  刘书昭这会儿可脱不开身,老丈人和几个舅子非得拉着他喝酒。周大奶奶舍不得女儿,周榭的爹和兄弟也舍不得啊。这见了女婿,虽然脸上笑呵呵,嘴里叫贤婿,心里还不知道琢磨什么词儿呢。揍是不能揍他的,那灌几盅总行吧?

  周榭也十分感慨。虽然离开这家,这院子才三天功夫,她再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感慨和陌生的感觉了。屋子还是老样子,除了她已经带走的东西,一切都维持着原状,依旧每天有人打扫看护。可是她已经坐下了一会儿了,心里都没有真实感。

  屋子还是原来的屋子,可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

  当然周榭不是那种爱伤chūn悲秋的小姑娘,现在又是新婚燕尔,满心喜气,并没有多想,在心里过了一下就抛开了,转而支使丫鬟去前院,看看席上的qíng形,少爷他们和姑爷是不是喝多了。

  这种转变真的很神奇,又林也有点感触。

  三天前周榭还和她一样是姑娘家,现在已经成了小妇人,而且正在学着如何做一个主妇。依又林看,她还学得相当不错。

  周榭的今天,也就是她的明天。

  不过……又林现在最苦恼的是,陆伯荣这两日都没回来,门房说他去照管铺子了,好象是要进一批茶叶,还没谈妥。

  那个昂贵的礼物还压在又林的箱子底儿呢,一想到那个总是觉得不安稳。

  就算两人会定亲——那也是以后的事,这礼物大可以定了亲再送。现在是无论如何不能收,不然的话,有个专业的词儿说的好,这叫私相授受。

  又林也想过,要不把这个东西jiāo给四奶奶。可是一来,她觉得这样对待陆伯荣的一片心意有点儿那个啥,二来,如果四奶奶因此误会什么,真把这桩还没说定的亲事给敲了钉,那又林就是弄巧成拙了。

  在周家盘恒了一阵,又林陪着四奶奶回了家。

  四奶奶问了几句家里qíng形,又替女儿理了理耳坠——被头发给勾住了。

  她站住脚,眼睛朝一边示意了下,胡妈妈马上过来,低声说:“奶奶有什么吩咐?”

  “朱家那门前儿几个人脸生啊,是什么人?”

  “朱少爷的娘前两天从京城来了,这几个以前没见过,应该是这趟跟着一起来的人吧。”

  “哦……”四奶奶这一声里头意味深长。她又看了眼女儿,又林的表现和往常一样,都没往朱家门前多看一眼。

  可四奶奶觉得这是yù盖弥彰。

  等李光沛一回来四奶奶就赶紧把他叫屋里了。这消息,李光沛比四奶奶知道的还早,心里当然也有盘算。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不年不节的又没人做寿,朱慕贤的母亲这时候回来,应该只是为了一件事。

  那肯定就是朱慕贤的终身大事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事qíng,旁的事qíng不至于让他的母亲千里迢迢跑这一趟。

  夫妻两人对望一眼,心中的想法是一致的。

  朱家十有八九会上门来提亲——除非朱慕贤人品败坏,只打算勾着小姑娘chūn心dàng漾而不打算真正娶回家做夫妻。

  但是从他的一贯表现来看,这人的品行没那么差,也没和其他哪家的姑娘有什么过密的jiāo往,倒是常往自己家跑。对长辈当然很是恭敬,对德林他们也既和气又有耐心……他和自家女儿,应该是有真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