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44)

2017-08-21 卫风

  那现在夫妻二人犹豫的就是,陆家也有提亲的意向,只等李光沛一点头就会差媒人来了。陆伯荣现在人也在于江,只是这两日为生意忙碌才没有留在李家。

  他们当然更愿意女儿找一个陆家这样的婆家,知根知底,平平安安的。陆伯荣的xing格李光沛看着他长大,十分了解。他没什么太大的才gān,将来也不会有什么泼天富贵,女儿嫁了他,李光沛夫妻俩倒是放心。

  但是……女儿心里喜欢的是朱家那一个啊。夫妻俩倘若不知道还好,一知道的了,浑象做了亏心事一般,日夜为这个悬心。

  要是不知道这事儿,说不定陆家的提亲他们就应下了。

  可是他们已经知道了。而且看朱家的动态,既然朱慕贤的母亲都到了,那只怕这两日间就会来提亲吧?

  论相貌,不用说,有眼睛的都知道哪个更俊逸出众。论气度,朱慕贤是大家公子,那跟陆伯荣绝不是一个档次的人。再说前程,陆伯荣是商人的儿子,现在也已经开始为家里打点买卖。朱慕贤却是考了一府案首的人,将来的前程,谁也说不准。

  这就象是站在了人生岔道口,两条路。一边很安稳,没什么变数。另一边可能风景更好,陆遇更高,但是相应的,风险也大。

  有孩子的父母,当然愿意孩子选择风险小的。

  但现在,孩子自己想选那条有风险的路呢,怎么办?

  第一百三十五章碰面

  接下来的事印证了四奶奶的想法,隔了一日她就和朱大太太“偶然”的碰了一回面。

  四奶奶看见相熟的妇人陪着另一位夫人进来,这人很是面生,从未在镇上见过。穿着一件有点暗云紫的双纹襟阔袖绸衫,下头是八幅缃丝绣霞糙的裙子——这种妆扮平常人可不穿。纵使穿,也没几个人见天的日常穿着。于江这地方不大,四奶奶也就见过有限的几个人常穿,其中一个就是石夫人。

  她心里隐隐约约有了几分谱,等相熟的人说“这位是朱大太太”的时候,四奶奶当真是一点儿都不意外。

  两人相互道个了万福。四奶奶寻思着,今天不知道是有人有心的想见她,不然绝不能穿这么随便的出来。好在身上衣裳也见得人,今年chūn天新做的衣裳,过了次水,看着也体面。平时四奶奶从不大在意这些,可眼下qíng势不同——可不能让人小觑了。

  见过礼分主次坐下,中间人说了两句客套话,四奶奶和朱太太太都没接茬,一时间竟然冷了场了。

  两人都在不着痕迹的打量对方——可能是自己亲家的人。朱大太太年纪应该是四十开外,一看就是做惯了官太太,端着夫人架子,脸上带着个客套的微笑。但是四奶奶凭女人的直觉,可以感觉出这个人脾气并不是那么好。她眉心有道并不特别明显的竖纹,但是四奶奶想,如果不敷粉,应该可以看得更清楚。另外,瞧她的穿着打扮,还有那股自矜身份儿的劲头儿,应该是个好面子喜排场的人。

  不得不说,虽然没深jiāo,四奶奶已经看得有八分准了。

  而朱大太太对四奶奶的看法也不怎么好。

  瞧那衣裳,不过是普通的素棉缎料。也没几样首饰——身旁就跟着一个丫头,打扮也不能怎么样。生得也不显得多结实,,肩膀腰身都纤瘦。是典型的南方女子。看起来实在不象自己打听来的那样儿——朱大太太找人打听过了,李家在镇上也是数得着的富户,家大业大,有铺子不算,自家还有一条船队,南北两边跑船。本地很多人家都把丝、茶叶什么的通过李家的船运出去,还运进许多南北货来。

  朱大太太心中不是不意动的。

  要这么说起来人。李家倒是很殷实的人家。朱大太太以前手里有好几个铺子的,深知道这里头的赚头。而且听说李家一惯看重这个大女儿,还特意请女先生教过一两年。想必她如果出阁,那嫁妆绝对少不了——

  朱大太太对那天周家女儿的嫁妆印象极深,那满满的一船,沉甸甸的,红艳艳的,这些天那红色一直在朱大太太眼前转着。

  朱大太太也很明白。虽然自己疼爱小儿子,可是将来如果他和大儿子分家,手心手背都是ròu。一切得按宗法来,那小儿子就分不着多少。要是以前朱家还风光的时候,当然不用为这个发愁。可是现在不同了。儿子将来要做官,要打点应酬,要体体面面的生活,非得娶个有家底儿会营生的媳妇儿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