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68)

2017-08-21 卫风

  又林撒娇说:“我不走了,今晚上我跟祖母一块儿睡。”

  李老太太呵呵笑:“才说你稳重,你就撒上娇了。快回去吧,要不然明天你弟弟妹妹都该笑话你这个当姐姐的了。”

  又林也笑笑。

  这件事和祖母说开了,她也放下一桩心事,回去的时候连脚步都更轻快了。

  小英提着灯笼跟着,轻声说:“姑娘当心,这里有块石板松了,明天让人来收拾一下。”

  又林站住了脚,墙外河水哗哗的流淌着,长街深巷间偶尔传来两声犬吠。

  就恍惚了这么一下,又林回过神来。

  虽然已经在这个时代生活了这么久,偶尔还会有这种感觉。突然间不知道自己身处什么时代,站在什么地方。

  中秋节是团圆节,家家都是关起门来过节的,李家当然也是一样。

  这次过节与从前一样,但是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这是又林在家里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了。到明年这个时候,她已经出嫁,成了朱家人了。想再这么和自家人坐在一起吃顿团圆饭,一起分享月饼瓜果,也没机会了。哪怕朱家现在与李家只有一墙之隔,那毕竟也是两家并非一家。而且朱慕贤如果离开于江去京城,又林势必也跟着离开,那时候千里迢迢,山高水远,想再见一面都难。

  李光沛想到这些,难免有些伤感。

  但是德林他们却没想那么多,孩子总是盼着过节。过节代表着学里可以放几天假,可以尽qíng的玩。通儿更小,只知道成亲是喜事,chuīchuī打打,看新娘,抢鞭pào,拜天地。他还不明白姐姐出嫁后就再难见面了,那可不是短暂的分离。

  菜肴jīng美而丰盛,光是月饼就有八种馅儿,四甜四咸的。李老太太吃了半块云腿的月饼,有了年纪不敢再多吃这种油腻的东西。通儿还小,四奶奶也不肯教他多吃。蒸好的螃蟹送了上来,还有烫热的酒。自然,一旁还备有水待洗手时用,水盆上飘着jú花和jú叶。

  德林既得陇,复望蜀,吃着螃蟹,还觊觎李光沛面前摆的酒。平时李光沛都不许,他想着今天过节,让他喝一小口也不打紧,结果被四奶奶眼刀一横,马上咳嗽一声,一本正经地说:“小孩子喝什么酒,万一背不出书来,先生肯定要罚你。”

  又林在一旁偷笑。

  李老太太有了年纪,是第一个退席的,玉林也跟着走了。通儿熬不了夜,早打起盹了。又林喝了两杯酒,当然两杯酒喝不醉她,只是身上暖融融的,脚下也有些轻飘飘的。

  第一百四十七章喜事

  八月里桂子飘香,百果成熟,是个好季节。好吃的东西特别多,一茬接一茬的,李老太太指着说庄子上送来的各种水果颜色鲜亮好看——确实好看。金灿灿的橘子,红通通的苹果,犹带青意的huáng梨。送果子来的人就是又林屋里头翠玉的兄嫂。他兄嫂也很会讨好,果子都放在藤编的筐里,但是不是象别人那样一样果子装一筐,而是间杂着装的,各种颜色互相映衬着格外鲜艳。筐子旁边还用红绸带子系着胖胖的吉祥如意结,不说吃,光看着都是一种享受。

  李老太太当即就说,先摆屋里头看着吧,再说果香还好闻,熏熏屋子——只是可惜终究要吃了,不能长看着。

  又林抽了空给李老太太画了张百果图,用色十分之大胆,与之前的山水写意淡彩画相比,这画颜色浓艳有些象油画了。让人裱了一下,第三天就挂到了李老太太屋里。把李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四奶奶颇有几分吃味,又林要安抚爹娘,也给画了一张。画法一样,只是构图和造型不同。德林看了心痒,也讨,玉林看了羡慕,水汪汪的眼睛对着姐姐直放秋波。

  这就是家大业大的坏处——瞧现代,一般人家住个三室一厅什么的,客厅挂张画大家都能瞧见,犯不着一个房间挂一张,làng费。可是现在大家各有各的院子,给谁不给谁都不好。

  又林心一软,明年这会儿,她可就不在家里了。就是想给他们画,那也没机会了。于是再铺纸调彩,一人一张,还多画了一张给周榭捎去。

  画送去了。还从东潭舅舅家捎了个好消息回来,周榭已经有孕两个多月了啦!把二舅母给乐得,恨不得把儿媳妇给供起来。一步路也不让她走,连喝个水都把杯子递到嘴边儿去,手指头也不让她动。

  周榭可真……嗯,很争气。四月里出嫁,到现在就怀上两个多月了——书昭表哥真是讲究效率啊!二舅母还夸又林那画来得巧,真是个报喜的好礼物,一收到画。那边就诊出来有孩子了。再说百果图,百果结子,多好的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