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_作者:卫风(284)

2017-08-21 卫风

  德林居然小大人一样劝过姐姐:“姐姐别担心,我看朱大哥为人很好。再说,他要敢对你不好,我绝饶不了他!”

  又林给逗得笑出来:“你要怎么饶不了他啊?”

  不过德林的话还是给了她不少安慰。

  是的,她还有家人,并不是一嫁出去就一无所有了。她手里也有自己的嫁妆,自己的人。如果日子和美,丈夫可靠。那当然是好。如果过得不好,她也会好好善待自己,不会让自己吃苦头的。

  不要有太多期待,别把公婆想得的父母一样,别把丈夫想得尽善尽美,别把小叔子小姑子们当成亲弟弟亲妹妹一样掏心掏肺。

  倒是玉林,她对又林是格外舍不得。

  在这个家里头,待她最亲近的就是又林了。德林虽然也对她不错,并没因为不是一个娘生的就对她另眼看待。可是德林毕竟是个男孩子,和她没有什么话说。两人除了吃饭的时候见一面,其他时候根本到不了一块儿。

  可是又林要嫁了。以后在这个家里,她就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玉林比又林还要惶恐,晚上上chuáng很久都睡不着,望着帐子顶,一直辗转反侧。

  她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眼前是一团漆黑。

  朱大太太又一次从京城赶来了于江,这次来的朱家长辈还是只有她一个人。

  朱慕贤的爹走不开——其实他那差事说白了不过是个空衔,去不去点卯都没人管。朱大太太为了这事儿和他又吵了一架。

  儿子成亲,就算请半月假又怎么样?有功夫陪小老婆天天醉生梦死,就没功夫管一管儿子成亲的事?

  至于其他人——大儿媳妇才生过,还没满百天,不能挪动,大儿子也来不了。至于下头的庶子庶女,朱大太太当然不会带他们来。

  至于二房和三房,二房倒是话说得好听,可朱大太太宁可他们别来给自己添堵添乱。因为娶了个商户家的女儿,二房没少拿话抢白讽刺她。三房的就不用提了,直当他们不存在就行。好在朱家老家的亲戚还是不有少的,到时候场面也冷清不了。

  第155章

  当时在于江定下这门亲事的时候,朱大太太的态度还算是积极的。因为和周围其他人家一比较,李家算是拔尖的,李家姑娘也拿得出手。可是回了京城一趟,朱大太太的心中的不甘愿却一日比一日深了。

  还有几家jiāo好的世jiāo问起来,朱大太太都很难启齿说出小儿媳妇是商户家的闺女。更不要说二房的冷嘲热讽了。二房又托人给朱长安说了一门亲,对方家里虽然说也是破落的,但是好歹那家闺女的伯父还是个七品。一直被自己压一头的二房这一回却终于在儿女的亲事上压了她一头,这让朱大太太格外的愤怒。

  另一大半愤怒,来自丈夫,朱大老爷又搞大了个丫头的肚子——并且对小儿子的婚事,他一文钱都不愿多掏。朱大太太和他吵也没有用。当时大儿子成亲的花费不赀,到小儿子这儿也不能太不平衡了。可朱大老爷振振有词,说长子当然要重一些。再说当时家里还显赫,现在今非昔比。若是事qíng办得铺张了招了别人的眼,指不定还有什么灾祸落到头上呢。

  说得大义凛然,可是几十年夫妻,朱大太太已经把枕边人看透了。这个人永远是志大才疏,总是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没钱给儿子成亲,就有钱给小老婆打头面了?

  种种愤怒冲淡了儿子即将成亲的喜悦,未来儿媳妇的种种好处也不能抵消她出身的缺憾。朱大太太憋得想冲出大门去痛骂朱家十八辈祖宗——可是她不能,她只能继续憋着,脸上还得挂着笑。言不由衷地应付别人的种种恭喜。

  儿子的新房已经收拾停当了,虽然院子还不算很大,可是看起来也格外jīng致。房里摆设的许多东西都是朱老太太的私房。

  老太太也很了解大儿媳妇和大儿子,知道京城那边儿不会出血。给自己疼爱的小孙子出钱出力。朱老太太是心甘qíng愿的。

  心qíng复杂纠结,朱大太太看见儿子的时候忍不住落泪了,陪房范妈妈很是机灵。解释为大太太这是太欣慰了,喜极而泣。

  朱大太太也没反驳,看着孝顺的出色的儿子,心说,丈夫是没法儿依靠的,她的后半辈子,还是得靠着儿子。

  佳期更近。两家几番勘定,迎亲的的种种细节都定了下来,大件的家什器物也已经先行一步搬去了新房。又林常看的那些书,数量着实不少。她留下了大部分给弟弟妹妹,自己只带了走了一箱子书。德林很是纳闷:“姐姐不是很珍爱这些书么?”问完了他自己也笑了。